(原标题: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利用暂时性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04月10日发布公告,公告称,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拟运用暂时性闲置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使用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00,000.00 元,全年预计累计发生额不超过人民币600,000,000.00 元。
公司运用暂时性闲置资金进行理财是在确保公司正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同时在投资期限和投资赎回灵活度上做好合理安排,并经公司严格的内控制度控制,不影响公司日常资金正常周转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公司暂时性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营业务为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导电银浆、银粉、表面处理材料、粘合剂、特种陶瓷、贵金属新材料、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
2022 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6%。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 15.6 亿台,同比下降 6.2%,其中智能手机产量 11.7 亿台,同比下降 8%;微型 计算机设备产量 4.34 亿台,同比下降 8.3%;集成电路产量 3242 亿块,同比下降 11.6%。
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 8 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 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均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高于上年 12.1 个百分点,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4 月份同比增速超四成,随后也快速恢复至高位。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将大力推动锂电池行业持续增长。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2021 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 226Gwh,2016-2021 年复合增长率达 48.78%。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070GWh,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 47.51%。
根据 EVTank 调研数据,近几年国内外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上升。2022 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
量达到 155.6 万吨,同比增长 71.9%,其中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 143.3 万吨,同比增长 84.0%。锂离子电池行业仍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未来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对于电池材料厂商加快业务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和成长预期。
公司的五大客户有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万丰电子有限公司、肇庆捷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祥发贸易有限公司、沂南同皓电子组件有限公司。
公司的五大供应商有桐柏鑫泓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南通南锻锻压设备有限公司、肇庆市科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肇庆市维光智能仪表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从该公司近两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近五年的营业总收入增量良好;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水平优秀;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较好,盈利水平较好。
同壁财经小贴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广东羚光(830810)2021年营业收入为263,711,422.0900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59,771.610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0.670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8.6803%。目前主办券商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做市交易,归属创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