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煤矿机器人产业链概览 产品细分类别达38种【组图】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3年中国煤矿机器人产业链概览 产品细分类别达38种【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郑煤机(601717);科达自控(831832)等

本文核心数据:煤矿机器人成本结构等

煤矿机器人产业链结构概况

煤矿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其产业链形态与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十分类似,上游包括了制造煤矿机器人所需要的各类核心、配套零部件以及相关软件系统,产业链中游是煤矿机器人本体的制造,下游则是煤矿机器人的各类应用。

目前,中国煤矿机器人行业上游核心零部件大多需要依赖国际机器人厂商巨头提供各类零部件,除了机器人行业“四大家族”把控机器人四大核心零部件外,英伟达、地平线等信息科技公司也占领着大部分AI芯片市场,产业链中游则由互联网厂商进行软件开发,进行机器人硬件与软件的适配,最终产品进入下游消费者手中。

行业产品包括38种细分类别

广义煤矿机器人的内涵十分丰富,按照井下作业区域、作业功能定位的不同,综合来看煤矿机器人可划分为五大类,即掘进类、采煤类、运输类、安控类、救援类。同时,每一大类煤矿机器人又可以细分为若干种,根据目前井下各工种的替代需求,共规划38种煤矿机器人,由此构成了完整的煤矿机器人分类技术体系。

减速器占总成本比重在35%左右

从机器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精度、稳定性、负荷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标。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的环节,占机器人成本的70%。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一般占总成本的15%左右;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的“动力源”,一般占总成本的20%左右。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一般占总成本的35%左右。

相比上游及下游,本体供应商的成长空间都更为狭窄,其盈利水平也更加有限。目前,机器人的市场推广主要依赖下游集成商,由于机器人下游应用广泛,因此集成商在下游行业复苏时可多方受益,具有更高的弹性。利润最高的是减速器,高达40%;其次是伺服系统和集成系统,平均利润率约为35%;平均控制器利润率约为25%;本体利润率最低,平均利润率约为15%。

注:数据根据各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公报统计估测得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