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捉妖记|转型新能源,申请“摘帽”,ST海越值得期待吗?)
ST概念股一直以来被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一种是认为其一朝入垃圾堆,百年难洗清,尽管有的后来确实成功摘帽的,但之前因财务造假、资金违规挪用、业绩连续不达标等负面能量在部分投资者心中留下的心理阴影难以抹去,依然不被看好;另一种则认为ST概念股依然有投资价值,只要转型成功或者是业务重回正轨,就有翻身的可能性。
为此,财华社策划了一个A股捉妖记的滚动专题,专门分析被“戴帽”的上市公司有无投资价值。过往系列文章如下:
《A股捉妖记|18天14板遭问询函,*ST未来命运何去何从?》
《A股捉妖记|安凯客车还能红多久?》
《A股捉妖记|9天8板,*ST必康还能红多久?》
本文我们将分析ST海越(600387.SH)。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同意公司向上交所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目前公司已经向证交所提交“摘帽”的申请,正在等对方确认是否通过。
我们先看看公司是怎么被“戴帽”的,然后进一步分析其获得摘帽的可能性,重点是其未来是否值得期待。
01“戴帽”的原因,又是大股东
ST海越的戴帽时间始于2021年5月6日。原因是公司有违规挪用资金的行为,方式是通过贸易预付款的形式输送给向前大股东、现大股东等相关企业,输送金额高达 72.80 亿元,截至2020年期末,虽已偿还 64.81 亿元,但尚有 7.99 亿元未退回。
如今,公司申请摘帽原因也是这个缺口已经补上了。公告显示,2021年6月-12月,公司公司共计收到现控股股东铜川汇能鑫能源有限公司现金还款14.53亿元,至此,海越能源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全部解决。
子公司向股东拆入资金的违规操作是ST概念股被戴帽的常见原因,其动机可能是铤而走险,可能是侥幸心理,甚至是漠视法规,不管怎样,ST海越的资金缺口已经补上了,为摘帽扫清了障碍。
再看业绩方面,公司近三年的营收虽有波动,但其扣非净利润是持续增长的。(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官方公告)
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90.59亿元,净利润为0.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54亿元,也没有出现疲软的迹象。
综上来看,公司此次摘帽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02转型新能源,ST海越值得期待吗?
ST海越戴帽之前的证券名称是海越股份,2020年被铜川汇能鑫能源有限公司收购而成为其大股东,铜川汇能的实际控制人是铜川市国资委。铜川市对ST海越寄予厚望,岂会让其长期“蒙受”戴帽的待遇?
ST海越的投资价值更多的要看铜川市国资委接下来如何利用它做哪些事。
比如在资本运作方面,铜川市可以把当地的矿产资源塞入到这ST海越的“壳儿”中。
产业层面,铜川市目前在操作一个关于锂电新能源材料的大项目,总投资5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氢能及储能为主的产业园区,预计实现产值150亿元。
其中涉及到三大产业基地——特殊制造产业基地、智能汽车产业基地、海越锂电产业基地(ST海越管辖)。
2022 年 2月25日,铜川副市长与ST海越的领导人一起会见英利集团的副总,探讨了光伏异质结电池(HJT)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2月28日,铜川市方面放出豪言,要深度推行飞龙计划,力争二季度ST海越摘帽并迁址铜川,然后加快建设海越锂电产业基地,通过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该市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当然,从摘帽的原计划进度来看,二季度是落空了,眼下四季度能摘帽的话也不算晚。
随后的几个月,ST海越持续对外投资,主要聚集于新能源。
2022 年 9月,ST海越参与了格林美(002340.SZ)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的数亿元A轮投资,着力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2022 年 11 月,ST海越拟出资4200 万元参与一项股权投资计划,募集金额总额为 5000 万元人民币,合伙基金投资于新能源、储能行业。
2022 年 11 月,ST海越拟对启源芯动力进行战略投资,布局新能源重卡领域,启源芯动力为宁德时代在重卡换电领域战略合作伙伴。
关于ST海越的投资价值,我们还是根据铜川市国资委的布局来分析,重点是落地效果如何,比如接下来摘帽的成功与失败,然后是公司迁址铜川市后会带来哪些资产、获得哪些新机会,ST海越旗下的锂电产业基地会发生哪些故事,这些决定着公司转型的进度与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