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国药集团新冠疫苗总体年产能达到100亿剂 成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杜丁 2022-08-16 14:0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药集团新冠疫苗总体年产能达到100亿剂 成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

中国网财经8月16日讯(记者 杜丁)日前,《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国药集团位列第80位,首次迈进世界百强。

昨日在媒体通气会上,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表示,目前,国药疫苗在119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准使用,覆盖196个国别人群,国内外生产供应超过35亿剂。

据介绍,面对未知的新冠病毒,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全力开展科研攻关,布局三条技术路线研发四款新冠疫苗。2020年12月9日,国药新冠灭活疫苗在阿联酋获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注册上市的新冠疫苗,12月30日在中国国内首家附条件上市。

目前,国药集团针对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已经推出有效的二代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二代灭活疫苗临床研究顺利推进,并研发了针对已有病毒变异、具有广谱中和效力的二代重组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

新冠疫苗总体年产能达到100亿剂

朱京津

据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党委书记、副总裁朱京津介绍,国药集团在可诊、可治、可防三个方面独立自主研发4款新冠疫苗、4款新冠诊断试剂、4款新冠治疗药物,是全球唯一一家独立自主在3条技术路线(灭活、基因重组、mRNA)上独立研发出4款疫苗的企业。

为了确保疫苗的可及性,中国生物北京所完成了三个标准车间的建设,率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之后,武汉所、长春所也建成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先后投入了300多亿元,建设了三个P3级的高等级实验室,6个P3级的高等级生物安全车间,新冠疫苗总体年产能达到了100亿剂,成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和最大供应商。

朱京津表示,当前,中国生物正在夜以继日深化科技抗疫:研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第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均获得临床批件,奥密克戎变异株mRNA疫苗也已提交临床申请。治疗药物新冠特异免疫球蛋白正不断驰援疫情较重地区,单克隆抗体F61、2B11和DXP604先后进入临床试验,针对新流行猴痘病毒的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

现代中药板块2021年底实现资产规模546.05亿元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经营效益大幅提升。截止2021年底实现资产规模546.0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7.55亿元,净利润20.69亿元,10年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5.70%。

目前,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产业布局已经覆盖全国24个省(区、市)和部分海外地区。

陈映龙

据国药中药总经理、中药控股董事长陈映龙介绍,2013年至2015年,并购盈天医药、同济堂、天江药业和一方制药,中药板块规模和行业地位不断提升。2021年,战略重组太极集团,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构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中药工业制造产业集群。

目前国药集团中药板块中药配方颗粒科研技术生产能力、市场规模全国第一,中药材基地布局和产地初加工能力全国第一,中药饮片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模式全国第一,中成药品种数量和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和可追溯质量保障体系全国领先。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药械终端网络和专业物流网络

于清明

据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介绍,作为中央医药物资储备单位、国家医药应急保障供应主体企业,中国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国药集团国药控股拥有1200家子公司、12万名员工、11个主要业态,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药械终端网络和专业物流网络,药械分销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在全国排名首位。拥有5个物流枢纽中心、38个省级物流中心、600多个地市级物流中心,以及集团近15000家零售药店。

于清明表示,面对各地疫情防控物资急需,国药集团国药控股统筹调配全国供应链,各地子企业“一盘棋”接力联动,全力以赴地保障地方抗疫、医院运转、居民用药、方舱急需等各领域需求。

今年以来,国药集团国药控股采用数字智慧供应链系统为物资保障提供统一服务和便捷通道,包括开发上线“抗疫物资需求归集平台”、升级B2B在线交易平台、开通“药品需求管理平台”、试点24小时无人值守“智慧药房”,并通过“医耗云”协助方舱管理防疫物资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极集团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