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大立科技去年研发投入增长超4成 光电吊舱项目产业化在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大立科技去年研发投入增长超4成 光电吊舱项目产业化在望)

经历了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后,大立科技(002214)终于开始扭亏了。

4月22日晚间,大立科技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05亿元,同比减少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减少56%;基本每股收益0.29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元(含税)。

如果投资者单单只看业绩的增速,大立科技交出的2021年成绩单无疑让人失落。不过,结合2021年年报的内容、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再来剖析,公司还是存在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

分季度来看,大立科技在2021年1-4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3亿元、3.47亿元、1.01亿元和6403万元;各季度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59亿元、-933万元和-7968万元。从各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季度亏损有加大的态势。

不过,同日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大立科技季度性亏损的窘境,在2022年一季度得到扭转,即公司预计2022年一季度盈利750-1050万元。

从大立科技的收入构成来看,2021年,占公司营收比重近9成的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去年实现营收7.68亿元,同比减少23%;分地区来看,来自境外的收入为4653万元,同比下滑83%。

对于业绩下滑,大立科技年报中指出,主要原因是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2021年下半年受到疫情反弹特别是对局部重点地区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民品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实际上,去年业绩下滑对于大立科技来说属于意料之中,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和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领域。其中,公司的红外测温仪作为疫情防控的物资,曾在2020年的防疫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并在当年助推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不过,较口罩、检测产品(核酸、抗原)等常规性的防疫物资,红外测温仪的属于耐用性设备,客户购买后,不需要经常更新。所以说,大立科技去年的业绩下滑并不奇怪。

为适应非防疫类产品业务的扩张趋势,大立科技大幅增加了销售、研发的投入。其中,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7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1.80%,较上年同期增加5240.55万元,增42.54%。

与之呼应的是,大立科技2021年全年业务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显著变化,非防疫类产品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其中型号装备产品持续保持快速放量增长。

大立科技的诸多研发项目中,光电吊舱开发项目最为引人关注。资料显示,机载光电吊舱是现代作战飞机拓展对地攻击功能的标准配置,是军事强国光电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目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具有研发生产能力。

今年1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调研公司时,专门观看了瞄准吊舱应用演示,了解企业红外热成像、军民融合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情况。随后,他与企业管理人员座谈,勉励企业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乘势而上,开放创新、追求卓越,特别是要在质量和可靠性上下功夫,不仅要靠技术、效率,更要靠机制,靠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探索合作模式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光电吊舱开发项目已经如期完成样机研制,正在开展挂飞等相关科目试验,对样机进行充分验证。该产品是大立科技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将使公司在机载装备领域由目前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升级为分系统供应商,有效提升公司装备业务的发展空间。

关于2022年的主要经营计划,大立科技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业务结构将与2021年保持稳定,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型号装备产品预计持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疫情缓解,民品电力、个人消费等行业有望快速恢复增长,特别是在“新基建”领域,对红外测温及巡检机器人需求预计明显放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立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