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就地过年严禁“一刀切” 生活服务网点、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就地过年严禁“一刀切” 生活服务网点、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

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得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

年关将至,全国已有30个省级行政单位提倡就地过年。许多民众在响应政府号召的同时,也对春节期间的生活保障问题颇为关切。

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关部委负责人对通知文件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并不是强制性的措施,而是分级分类的。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的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而低风险地区则是倡导群众就地过年。

各地在政策执行时不得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的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赵辰昕呼吁,选择就地过年是一种重要的参与抗疫的方式:“在国家有倡议,防控有需要,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选择就地过年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支持。”

严控境外输入 国产新冠肺炎疫苗已接种超2000万剂次

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多地出现了局部聚集性疫情,其中疫情大多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地区,且集中在防控工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

在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曾表示,本轮聚集性疫情的源头均为境外输入。而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则指出:“今年1月份日均境外输入病例数量是去年11月份的接近2倍。预计在春节过后到气温明显回升之前,境外疫情通过入境人员、物品输入,并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很高。”

曾益新指出,鉴于当前严峻而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能够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补充说明,各地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防控的工作需要,要制定本地的实施细则:“我们不允许也绝不希望各地对于国家政策进行简单化、‘一刀切’式的处理,还是要按照科学、精准的原则做好疫情防控。”

王斌继而介绍了两省的执行经验。浙江省根据返乡人员的出发地以及返乡人员的数量,把农村地区按照红、黄、蓝三个颜色区分,在春节期间再加以动态调整。贵州省将对于农村户籍的返乡人员施以补贴,降低其核酸检测的费用,个人只需承担30元,政府补贴50元,大大提升了返乡人员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曾益新表示,国家将持续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短板和弱项。针对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核酸检测需求量增加的情况,卫生健康委已指导各地提升核酸检测的能力。截至目前,我国核酸检测的日担检能力已超过单管1500万份。

此外,国家已平稳有序地对重点人群铺开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截止到1月26日,现已接种2276.76万剂次新冠肺炎疫苗

各地政府留人就地过年纷纷出招

此前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各地政府相继出招,引导外地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其中不乏现金补贴、文旅服务、落户加分等人性化措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各地政府的具体措施。

其中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为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发放轮岗补贴、消费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目前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补贴力度最大,对在岗的留肥员工给予一次性2000元津贴。在法定的加班工资等补贴基础上,额外给予留肥员工不低于500元/人的配套津贴。而杭州市将向非浙江户籍并在杭缴纳社保的春节期间在杭务工人员,发放1000元现金补贴。

安徽、广东等地通过景区免费开放、组织旅游等方式来丰富原地过年的务工人员的假期生活。

天津、福建、广西也为企业发放稳产、满产的奖励和招工奖补,以支持企业的稳定用工。

湖南、甘肃等劳务输出的大省还会为留守家庭送去过年礼包和温馨陪伴,减少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1月25日,苏州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发布通知,称2021年2月5日至2021年2月26日期间留苏工作的非苏州户籍在苏企业职工在申请2021年积分落户、积分入医和市区积分入学时,将给予15分的加分。

张莹表示,人社部将贯彻“送温暖,留心;强政策,留岗;稳生产,留工;优服务,留人”的“四留原则”, 力争以暖心的举措让外地务工人员安心过年。

其中,国家将鼓励、引导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和劳动者的意愿,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和调休。切实保障好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政策的落实补贴力度,指导用人单位稳定劳动关系,不裁员、少裁员。力争以政策促进企业以岗留工、以薪留工。

张莹强调,在春节假期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春运机票可免费退改 没赶上火车可当天在线改签  

1月28日起,春运大潮即将掀起。受“就地过年”倡议的影响,据交通运输部方面的信息显示,预计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

中国民用航空局1月26日下发通知,明确自1月27日0时起,购买1月28日至3月8日春节期间机票的旅客,均可办理免费退票或至少一次改期。

另据官方微博“中国铁路”的信息,自1月28日起,若未赶上车,在开车当日24时之前其他列车尚有余票的情况下,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含手机APP和小程序)或任意车站售票处改签窗口办理当日车票改签业务。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将在坚持城市交通分级、分区疫情管控的基础上加强运输服务的保障。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公路局局长汪洋表示:“将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于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分析和研判,实时监测客流变化的情况,指导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企业及行业合理调整运营时间,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汪洋称,国家现已全面取消低风险地区的货运通行限制,中国邮政以及相关快递企业纷纷宣布了“春节不打烊”,已从网络、运力、人员、客服等方面做好了物流保障,快递小哥将会如期把新年的祝福送到各位的家中。

生活服务网点春节不打烊 就地过年或拉动经济持续恢复

春节期间的生活物资以及能源供应则是就地过年群众普遍关心的另一大问题。就此,赵辰昕表示:“倡导就地过年对生活物资和能源供应的总量上影响有限,但会带来区域性的结构变动。”

针对春节期间的市场保供工作,赵辰昕称要首先统筹抓好生产供应。指导大中城市切实组织好蔬菜,特别是春节期间很多老百姓想吃的速生叶菜、芽苗菜等蔬菜生产。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则指出,在春节期间,将每周按照组织投放2万到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节奏,向市场增加供应。

朱小良称,畅通运输采购渠道颇为关键。商务部将组织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餐饮、住宿、商超等生活服务网点春节不打烊,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天营业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便利线下日常消费;指导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配送不断档,满足无接触、少接触的消费需求。

此外,全国网上年货节已于1月20日启动,活动将持续30天,直至2月18日结束,商务部将联动线上线下开展年味浓郁、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并鼓励各地方、各企业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以及就地过年的民众,推出年货礼包、留岗红包等多种多样的“送温暖”活动。

至于就地过年对春节期间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赵辰昕表示,由于是首次提倡就地过年,它对于经济的影响还需要不断地跟进监测分析。

就负面影响而言,长途旅游、交通运输以及住宿餐饮等行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就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言,通过就地过年一定会有利于疫情防控,这会促进节后的复工复产、带动经济的持续恢复;其次还会对地方商品的消费有促进作用;就地过年还有利于保持休闲消费热度,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培育形成新的消费增长面。

针对性帮扶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今日撰文指出,“因子女、父母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是否可以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

针对这一问题,与会人士给予了关注与回应。汪洋表示,交通运输部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坚持强化传统服务、优化智能服务的原则,完善城市客运领域健康码查验的措施,指导主要平台公司完善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倡导巡游出租车有效保障老年人出行需求。

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司长郭玉强则称,民政部将重点针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类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服务,将进一步摸清这两类群体的详细底数、家庭状况、外出劳力务工情况等,指导村(居)委会加强对这两类群体的定期探访,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在内的各种服务。

同时,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期间,优化简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和其他困境儿童认定审核审批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要求做到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发放生活保障金。

1月13日,民政部联合发改委、卫健委等九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对父母和其他的监护人或者被委托照护人因确认感染治疗、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或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影响,不能完全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要协调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落实临时照护职责,提供关爱服务。

(作者:尤方明 编辑:李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