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中环海陆:应收回款差,研发费用率低,企业管控能力几何?

来源:览富财经网 作者:石惊雷 2021-01-11 10:52: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过去的2020年,二级市场有多家企业中止IPO进程,深交所2020年9月15日披露,包含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海陆”)等6家公司因更新财务资料主动中止上市审核

(原标题:中环海陆:应收回款差,研发费用率低,企业管控能力几何?)

在过去的2020年,二级市场有多家企业中止IPO进程,深交所2020年9月15日披露,包含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海陆”)等6家公司因更新财务资料主动中止上市审核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环海陆早在2016年8月5日就曾与东吴证券签署《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辅导协议》,启动上市辅导。但是在2018年调整资本运作方式及时间安排,终止上市辅导,并于当年10月12日与东吴证券签署《辅导协议之终止协议》,此后监管层于11月7日公布了中环海陆终止辅导的情况。

中环海陆此次冲刺创业板,拟募集46,624.73万元,分别用于投向“高端环锻件绿色智能制造项目”、“配套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四个项目,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需要10,000.00万元。

应收账款攀升

中环海陆超两成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许和公司应收账款攀升有关。2017-2020H1,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分别为23,870.78万元、27,390.76万元、30,621.84万元和26,747.51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8.65%、48.77%、48.17%和41.53%,账龄主要在一年以内。

 

公司坦言,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应收账款均合理计提了坏账准备,但未来若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公司仍然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坏账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

应收票据可能无法收回

中环海陆不仅应收账款逐年攀升,应收票据还有可能无法收回。2017-2020H1,中环海陆应收票据余额分别为9,159.88万元、13,746.20万元、12,012.47万元(其中7,981.52万元计入应收票据,4,030.95万元计入应收款项融资)和9,916.83万元(其中5,846.65万元计入应收票据,4,070.18万元计入应收款项融资),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分别为6,895.77万元、11,066.11万元、10,613.48万元和9,420.48万元。

 

而且中环海陆在2017年、2018年分别存在106.17万元、1,058.81万元的票据到期无法兑付而转为应收账款的情形,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23%、1.68%。

研发费用率略低

中环海陆近年来研发费用率略低于同业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1,715.81万元、1,989.13万元、2,492.23万元和1,508.49万元,逐年上升,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5%、3.15%、3.12%和3.17%。

根据中环海陆提供的同业可比公司,同期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9%、3.31%、3.54%、3.28%,均高于中环海陆同期研发费用率。

 

而且每一期研发费用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5.19%、60.35%、34.20%、25.80%,比例下滑明显。公开资料显示,各报告期内,中环海陆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7亿元、6.3亿元、7.99亿元及4.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02.53万元、3295.88万元、7287.53万元及5847.37万元。

研发人员占比较低

中环海陆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19年12月5日被继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

但是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有研发人员4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3.04%。公司研发人员中,核心技术人员有8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19.05%。

在中环海陆主要研发人员中,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君三和吴剑,两人持股比例分别为30.1000%和9.3187%。

 

值得注意的是,8名核心研发人员中,只有中级工程师徐峰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余为吴君三、吴剑专科学历,戴玉同、宋亚东、朱乾皓、卞继杨、黄鑫为本科学历,而唯一的研究生徐峰不拥有公司任何股份。中环海陆拿什么留住人才,未尝可知,关于中环海陆IPO后续进程,览富财经网将持续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