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充”技术发展升温 成本过高是瓶颈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11-23 03:50: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光储充”技术发展升温 成本过高是瓶颈)

11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第十届北京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和2017北京国际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上获悉,“光储充”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充电桩产业链企业关注。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利用得到极大提高。但是,行业经营情况堪忧,需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

成本过高是瓶颈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将加快“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发展。

国内首座“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近日在上海松江区建成投运。该充电站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集成了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充电桩充电等先进技术。据统计,“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运行一个多月来,累计售电量达12000余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2300千瓦时左右,约占总售电量的20%。

进入“光储充”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健网科技今年推出了自主研发和设计的新型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V2G系列等产品和技术。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永联”)整合“光储充”资源,在运维管理方面开发了相应产品。

不过,储能成本过高,是“光储充”一体化发展面临的落地难题。深圳永联副总经理杨惠坤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光伏+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项目已经落地,但一直没有把储能加入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储能成本过高。无论是新的锂电池储能,还是动力电池的阶梯次利用,所增加的成本都让企业难以承受。

“由于储能成本过高,相应的产业激励政策很重要。在海外储能应用主流市场,虽然电价相对较高,但对储能产业有补贴政策,助推了当地储能行业发展。”业内专家表示。

助力行业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国内公共充电桩总数达19.5万个,私人充电桩达18.8万个。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地方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及补贴政策的密集出台,充电服务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在本届展会上,鲁能智能、华商三优、法国IES、英飞源、科林电气、中兴通讯、科陆电子、科士达、鼎充新能源、永联科技、四维图新等近百家企业亮相,展出了充电桩、充电模块、储能电池、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等新产品和新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充电速度和充电设施利用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充电模块作为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其特性直接决定了充电桩的输出性能。英飞源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恒功率15kW和20kW系列充电模块。据了解,该系列模块具有恒功率、满载高效、低功耗等优势,能实现50v-750v超宽电压范围输出,大幅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

“为提高充电桩在不同电压下的充电功率,使用恒功率充电模块是大势所趋。一个750v的充电模块,如果不是恒功率输出,在电压400v时输出功率只有最大功率的67%。如果采用恒功率模块,60kW的充电桩在400v充电时,也能实现60kW的输出,对于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英飞源总经理朱春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IES推出24kW壁挂式直流桩Wall box和50kW落地式直流桩Keywatt60两款新产品。其中,Wall box是面向全球市场符合多标准的一款快充设备,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两款产品均采用了IES研发的KeyWatt技术核心模块,待机功耗低于20W,充电效率高达94%。同时采用特殊散热工艺,隔断空气污染,无需滤网,有利于持续高效快充。”IES中国总经理赵顺表示。

探索盈利模式

不过,充电桩运营企业投入大,成本回收慢等问题,让企业苦不堪言。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谢国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之前为了补贴,许多企业四处乱建充电桩,导致运营困难。行业要健康持续发展,依靠补贴非长久之计。充电桩运营企业应该桩随车走,车随货走,瞄准公交场站和大型的货运物流基地。这些地区的充电桩利用率高,容易收回成本。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领域专家左培文表示,从国外的经验看,先进入公共领域再进入私人领域是比较好的发展模式。比如美国的Charge Point,目前占50%的份额。其在公共充电桩领域份额很高后,才进入私人充电桩领域。

“目前,充电桩运营企业盈利主要依靠充电费、充电服务费以及补贴。长远看,应该向新能源汽车租赁、车桩网一体化互动的服务发展。”左培文认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