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交易冷清,做市行情差已经是一个说俗了的话题。
眼看离10月份正式结束只剩5天,截至目前,已有36家公司在本月从做市转让回归到了协议转让。
一位协议转让公司董秘更是直言不看好做市,“协议转让定价方便,与投资机构也好谈判,更何况现在新三板做市不如协议转让,先不考虑做市。”
当说到做市流动性差的时候,做市企业又在担心什么?
担心“做市就是作死”,担心企业估值降低,担心融不到资,担心无奈说出一句:“当初做市,只是让我光荣了一把”。
没有好不好,穿鞋要看脚
但在做市回归协议“逆流涌动”的时候,不少企业依然彻底而坚决地选择做市交易。
10月24日,九州证券和第一创业证券纷纷加入了点点客(430177)和新眼光(430140)的做市商队伍,并分别成为其第14家和第17家做市商,后续为其提供做市报价服务。据挖贝不完全统计,与这两个公司类似情况的还有很多,9月共有22家公司新增做市商,10月份有30家。
挖贝最近接触的一位新三板公司董事长也说起这个打算,“公司现在有4家做市商,还准备增加几家做市商。”
谈及公司新增做市商的原因,他认为这个问题迟早能够解决,“虽然做市这个阶段存在困难,但我们没有对这个问题和新三板抱有负面态度。”自称新三板铁杆粉儿的他坚信,目前的现状是会发生改变的。
一位投行部分析师表示,企业回归协议转让各有各的考虑,没什么不好,但并不能据此否认做市交易。
事实上,根据挖贝新三板研究院之前统计,在做市回归协议的公司中,除一家被并购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奔着主板去的,且均在筹备IPO事宜。
其实,做市转让还是协议转让,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毕竟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但从来没有人会否定,在危机中把握机会的意义。
好企业终会被市场认可
做市公司股票价格过冬,个中滋味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目前由于行情冷淡加剧了券商的做市压力,被企业寄予提供流动性厚望的做市商急迫套现,大量减持公司库存股,随即引发公司股价下跌。
投行人士认为,做市商对投资收益有强烈诉求,是因为证券公司对做市部门考核的主要标准还是利润。
但更糟的是,企业转做市大部分第二天就跌。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新三板共有1645只做市股票,相较于做市首日的股价,除了少数几只股票无交易涨跌数据外,近一半股票出现了下滑;其中有132家市净率低于1。
对于目前做市惨淡的情况,一位高级投资经理却并不持悲观态度,“跌的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那些跌的很便宜的股票已经成为价值洼地。”既然有价值,那就利用起来好了。
“现在市场比较浮躁,企业价值并没有被很好的挖掘到。”一位资深券商对挖贝网说道。
一位投资总监向挖贝分析,“虽是资本寒冬,但当真正的好公司价值被低估时,大家一定是不吝啬出手的。”
上述准备新增做市商的董事长则认为,从来就没有什么资本寒冬,“公司业务属于新兴产业,经得起投资人考验。挂牌后虽然融资次数少,但过程全都很顺利,资本寒冬是一个悖论。”
关于资本寒冬的讨论本就从未停歇,这家新三板公司的实践却结结实实的印证了上述投资总监的潜台词,“超跌的情况下,当你真正了解公司,绝对会有投资者识货”。
为迎接新三板后续政策的落地,坚守做市交易的新三板公司都有各自等待方式。这里面的好企业如果能在市场上真正发挥示范作用,一定会迎来更多的企业加入。
“好的企业早晚都会被市场认可”,这才是大家真正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