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知名经济学家潘向东:美国持续加息破“4”几成定局,中国货币政策未来仍存降息降准选项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胡劲华 2022-09-24 17:27: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知名经济学家潘向东:美国持续加息破“4”几成定局,中国货币政策未来仍存降息降准选项)

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胡劲华

随着我们未来更聚焦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速将显著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会回到升值通道。

9月22日凌晨,美联储再次加息75基点,同时将2022年至2024年的利率预测,分别从3.4%、3.8%、3.4%,调整为4.4%、4.6%、3.9%,美元指数站稳111大关,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跌破7.1,创下2020年6月来新低,香港恒生指数创近10年新低……

“美联储全年至少加息400BP几成定局,利率破‘4’将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红周刊》表示。

他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人民币“破7”,“没有必要去大惊小怪”,因为我国实施的是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需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为基础来考量。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存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通胀忧虑,所以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以实现稳增长,未来降息降准仍将是政策选项。

对于年内A股市场的表现,他表示,市场正在底部酝酿新的机遇。虽然短期受外围环境影响,维持震荡的概率较大,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未来A股市场仍是长牛趋势。

美联储全年加息400BP几成定局

破“4”接近板上钉钉

《红周刊》:自美联储3月开启本轮首次加息以来,加息力度和速度逐步加快和加大。随着9月22日加息75BP落地,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3.25%。目前,距年底还有2次加息窗口,在您看来,美国年底加息破“4”的概率有多大?

潘向东:美联储全年至少加息400BP,几成定局,破“4”接近板上钉钉。9月份的加息,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但美国通胀仍然高企且保持韧性。为了遏制40年高位的通胀率,美联储将继续坚持加息,从而达到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以此来看,预计年内美联储在11月份与12月份分别还有一次75BP和50BP加息。

《红周刊》:有观点认为,美国通胀的“高烧不退”,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进口商品关税抬升有关,如“加息不降关税,压制通胀效果少一半”。您如何看这种说法?

潘向东:降低关税对给通胀降温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美国通胀主要受房租、能源价格、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美联储持续加息是美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资本市场的决定因素是当前的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所以,我认为,如果后续出台降关税举措,那也仅是种提振信号,但不会占主导因素。

人民币“破7”不必惊恐

中国经济企稳后将重回升值通道

《红周刊》:美国的超预期加息,导致本周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衰退预期渐起,非美货币持续贬值。其中,北京时间9月22日开盘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1,创下2020年6月来新低。您对此如何看?

潘向东:投资者应看到,由于我国实施的是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即使短期内美国持续加息,国内货币政策依然保持适度宽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0,也没有必要去大惊小怪。

随着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演进,未来美国经济大概率将步入衰退。而随着我们未来更聚焦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速将显著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会回到升值通道。

《红周刊》:您刚才也提到,当前中国央行的加息步伐,与美联储并不同步,甚至出现反向操作。该如何理解这种“不同步”操作背后的逻辑,未来是否有可持续性?

潘向东:央行8月15日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OMO)利率各10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随后又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顺势下调,其中1年期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下调15个基点,对房地产按揭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加大等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和美联储加息反向操作。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都是基于中国经济形势作出的选择,毕竟决定未来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还是未来经济的强劲增长。

因此,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为基础来考量,汇率市场更偏向短期影响因素。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不存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带来的通胀忧虑,所以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以实现稳增长,未来降息降准仍将是政策选项。9月15日,工农中建交和邮储六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齐声宣布,下调个人存款利率就是很好的例证。

而且,事实上,当前在全球主要货币都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前提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适度贬值有助于维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平稳,没有必要死扛。

美联储加息对A股直接影响将弱化

可关注外销占比高的活跃题材个股

《红周刊》:您认为美联储加息、人民币“破7”,对中国股市将带来的影响?

潘向东: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国内经济政策、企业盈利以及市场资金等因素都在其中。当前尽管A股有一定的独立性,其走势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的影响,但我们也看到了美联储持续加息下,海外市场波动加剧,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的继续积累,令A股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围因素的影响。

整体而言,美联储加息一方面能够通过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价格、物价等方面间接影响到我国的投资、消费与进出口,进而对我国股市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美联储持续加息所引发的短期资金流出,则将直接致使股市容易受到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冲击。

但随着市场预期的稳定,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市的直接影响会逐渐趋弱。

《红周刊》:就投资机会而言,您认为当前哪些行业值得关注,哪些投资风险相对较高?

潘向东:人民币走弱对经济的影响是双向的。首先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严重依赖进口的行业的影响,例如,航空、房地产等,肯定是负面的,汇率贬值会进一步恶化这些行业的资产负债表。

但对出口加工行业,汇率贬值则会增加他们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他们的经营状况。8月份,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7.1%,7月同比增长18%,6月同比增长17.9%,8月出口增速较6、7月份有较大幅度回落,适度的贬值有利于稳出口。近期从市场表现来看,也不乏有相关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和外销占比高的活跃个股和题材。

《红周刊》:美国持续加息吸收资金回流,俄罗斯地缘政治导致石油、黄金价格飙升,有观点认为中国通过发力“双碳”、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车等全产业链)可以形成“狭道相逢勇者胜”的局面,您对此是否认同?

潘向东: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动荡,各国对产业链安全性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能源安全是“底线思维”下的重中之重,能源自主是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的保障。我们看到,俄乌冲突以来,受“北溪-1”管道输气量骤降的影响,能源价格飙升使德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政治局势都面临极大的挑战。减少过度依赖能源进口所产生的安全隐患是确保经济良好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科技、减少旧能源的对外依存度、维持能源安全已是必然。

市场正在底部酝酿新的机遇

长期看A股仍在长牛趋势途中

《红周刊》:错综复杂的2022年,还有三个月就要过去,您认为年内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

潘向东:对宏观大势的把握与研判、做好择时与选择好投资赛道,事实上与持续的跟踪统计分析经济数据,运用逻辑推理并做出判断,以及解读把握好经济运行自身规律及其与宏观政策互动规律,密不可分。

当前宏观政策在长期目标及短期制约中寻找平衡,短期经济稳增长下,市场正在底部酝酿新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资本市场集中度的提升,优质的赛道和高质量的企业也将不断涌现,相信随着未来中国经济走出新的一轮增长周期,未来A股市场将会是一个长牛趋势。

《红周刊》:受外围市场环境影响,中国股市近期也进入持续调整期,当下是进场布局的好时机吗?

潘向东:短期而言,中国权益市场整体或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从经济数据来看,8月份经济边际上弱修复,但经济的隐忧也尚存。其中出口大幅回落,地产偏弱,房地产各项数据依然未能企稳回升,仍在探底过程中。同时我们也看到稳增长政策也在加快落地,后续经济进一步修复可期。进入9月,除了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外部不确定性仍然很多,疫情的反复,欧洲的能源问题加剧,全球资产定价仍面临衰退风险和强美元等压制因素。

所以投资者短期仍需警惕美联储持续而大幅度加息节奏失控带来的市场恐慌、波动加大的风险。但中长期来看,影响股市的主因还是中国经济的走势。如果未来中国经济能重回较高的增速,或者形成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那么中国股市自然会走出好的行情。

(潘向东,经济学博士,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本文已刊发于9月24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