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对话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张仲维:科技板块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是电子和互联网,元宇宙、工业机器人或是下一轮“风口”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桔 2022-08-01 17:06: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话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张仲维:科技板块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是电子和互联网,元宇宙、工业机器人或是下一轮“风口”)

红周刊 本刊编辑部 | 张桔

编者按

近期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结束,当季基金经理加仓新能源为首的科技成长股成为流行趋势。本周,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张仲维在接受《红周刊》专访时,再次深入畅谈科技股投资。他表示:“当下,新能源仍是市场中景气度最高的板块,新能源车产业链利润会逐步往中下游转移,而科技细分赛道性价比比较高的是电子和互联网。”

巴菲特曾说“投资就是生活观察”,张仲维也强调科技股中的To C范畴,即观察到相关行业相关产品的发展趋势时,再去做投资,从供应链延伸角度寻找受益标的。

此外,他对于价值与成长的认知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茅台就是成长股,因为茅台的收入、利润一直在增长,所以只要业务有增长都可以称为成长股。价值股应该是那些行业格局变化不大、行业增速较低、估值也相对较低的公司,人们会去关注公司账上现金存量、ROE、分红等指标。

寻找国际大公司布局链的龙头

科技股投资

A股中最像台积电的公司是宁德时代

《红周刊》您从台湾地区来到大陆做投资,投资逻辑较当初是否有变化?

张仲维:我是看电子行业出身,一直偏向做供应链的公司。因为台湾地区的公司都是做供应链,但台湾地区的市场很小,大陆的市场很大且机会多。

现在看汽车也是找电池的供应链。我比较偏好终端消费To C端。如光伏、储能和风电都是To B端,我相对介入较少;而整车及元宇宙,消费电子、手机、半导体都是To C端。

我现在的投资组合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浪潮是三年前开始,从特斯拉推出电动汽车开始,然后是一些供应链公司,第二部分是特斯拉的电动化、智能化或者说电子化以及很多新的高科技的配置带动的芯片。

总结下来,首先我们去看国际科技巨头的布局趋势,因为引领整个科技变化浪潮的还是美国公司居多,当然国内的腾讯、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也有未来业务的布局。然后我们在终端消费是To C端的行业里寻找相关的A股、港股公司,如特斯拉的电动车业务、储能业务以及未来的机器人业务是这几年以及未来的布局。

在这个方向下,我去寻找投资范围内相关行业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通过研究它的经济数据、公司技术以及拥有的壁垒,通过投资这样的公司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

A股里总会有泡沫,对于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选择优质的龙头公司长期持有。

《红周刊》台湾地区股市相对容量较小,台积电在台股的地位一柱擎天,台湾地区股市的发展,对您投资大陆科技股有哪些启示?

张仲维:台湾地区股市70%都是电子股,其中台积电占台湾地区市场总市值的四分之一,加上其他的半导体、苹果供应链,这些加起来可达到电子股市值的一半。其中台积电最大的三个客户苹果、高通和AMD都是各自领域的全球最龙头公司,这些都是供应链的一个过程,我也一直研究供应链这个领域。

台湾地区科技股投资对我的启示有两点:第一,台湾地区股市以及海外股市包括美股,对于公司估值有明显区分,因为海外股市比较成熟,不同公司不同环节的估值区间是比较固定。但在A股,风口来临时,估值可以从20倍涨到100倍,风口结束又跌回10倍。第二,当某个行业趋势起来时,全球相关的公司上涨是联动的,如果只是某一环节上的公司出现涨幅,那说明这个行业的趋势不是全球性的。所以我在A股市场研究上市公司时,也会在全球大趋势的背景下寻找相关的优势公司。

而我个人而言,在投资过程中,前面提到,会先去研究国际性的大公司对未来的布局。

当然优秀的公司弹性会较小。比如白酒三大龙头的业绩肯定好于一家三线白酒公司,但是如果后者从十名开外杀入前五,那么收益率肯定会很高。但拉长时间看龙头公司股价和业绩,复合收益率同样相当可观。

《红周刊》接着该话题,目前A股中最像台积电的公司可以说是宁德时代吗?

张仲维:目前来看是的。应该说A股有很多像台积电,只是规模没那么大。宁德时代所处的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后来居上,其作为板块的龙头公司,江湖地位毋庸置疑。

对标来看台积电,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美国、欧洲都有用户。作为一家行业领先公司,行业份额超50%,财务报表远远领先其他的竞争对手。这样分析,大陆应该就是宁德时代,其实不仅宁德时代,中国大陆很多领域的公司都有希望做到比肩台积电。

电动车需警惕增速放缓

一体化压铸整个产业壁垒不高

《红周刊》近期宁德时代的大手笔定增和比亚迪的销售快速上量交相辉映,再加上在中国投资建厂的特斯拉,从新能源车的竞争格局上,投资者应该注意哪些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呢?

张仲维:合规要求不能公开就个股和个股事件进行点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的行业地位基本上是毋庸置疑。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预期,若明年增速降到20%~30%的行业增速水平,投资人还愿不愿意给现在这样的估值呢?

公开数据能看到,过去中国车企的发展,周期一般是三年,三年后的竞争非常激烈。可以看到,目前比亚迪DMI热卖,下半年开始,吉利长城长安的DMI混动平台也会出来。几年下来,车企的表现能否超过投资者预期,这是比较大的考验。具体说来,某家车企抓住新能源时代到来的风口,停售燃油车去引导大家购买10万出头的混动车,它有可能就是新能源时代的丰田。

但是,持续去拓展份额很可能会遭遇天花板,目前中国大约就是2000万辆的市场承受能力,上汽大众、北汽大众加起来约400万辆。后续销量能否突破,要看国内产品持续的生命力,以及产品是否能出口,但即便龙头也很难突破20%的瓶颈。

《红周刊》再看特斯拉,近期市场上热议的是一体化压铸,您觉得这项技术的前景如何?

张仲维:这是相对前沿领域,一体化压铸肯定是趋势,以前整个车身架需要20个部件,现在可能就需要两三个。使用一体化压铸,以后车身、前车身两个拼起来,车的底盘就做完了。但现在相关公司涨得有点夸张,因为一体化压铸公司最关键的是去买压铸机,整个产业壁垒不高。

《红周刊》近期某新势力品牌空悬出问题,从投资的角度看,是否也需要关注这类技术迭代的风险呢?

张仲维:肯定需要关注,因为机会与风险并存嘛。

无论是特斯拉、比亚迪还是新势力带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已不可阻挡。其实智能化是一个过程,或者说让消费者更舒服体验的过程,包括氛围灯、车内座椅、音箱等等,都是在持续变化的。因为市场有需要,厂商为了提高销量把这些配置加上去,就是改善销售的机会。

另外一面是风险,在整个国产替代的过程当中,质量把控如何。如果测试得不够完善就上车,出事故肯定会有负面的影响,这是企业对于自己品质管控的要求,国内一些品牌的品质管控要求比较低,需要持续跟踪。

市场中景气度最高的板块仍是新能源

当前产业链利润会向中下游去过渡

《红周刊》4月底市场出现的反弹,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成长股表现最好,您如何看待后续新能源的配置价值?

张仲维:目前新能源仍是市场中景气度最高的板块。当前,宏观层面比较稳定,虽然负面因素尚未得到解决,但继续恶化的可能性较低。无论是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还是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对于宏观上的负面因素接受度已慢慢提高。那么,投资人关注的还是集中在景气度最高的行业,并从中深挖景气度高的板块和标的。

目前除了与新能源相关的热点板块外,大部分行业二季报数据都比较差。由此,我接下来关注更多的还是目前热门的新能源和汽车板块,当这些板块企业的高频数据跟不上它们的持续涨幅时,才有可能会出现回调的风险。

对比来看,由于当前宏观经济整体状况不佳,消费、TMT等领域股票少有人问津,它们能否从困境中反转取决于宏观经济能否起来。

《红周刊》通过中报业绩,您发现新能源领域景气度扬升,那么哪些细分领域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呢?请举例分析。

张仲维:目前我关注两大方面,即智能汽车和光伏风电。

以智能汽车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6月份的约60万辆的销量高于3月份约55万辆,并创了今年以来的销量新高。之所以对比3月份,因为它在一季度里是高点,4、5月份受到疫情影响有所波动。展望下半年,7、8月本就是汽车销售淡季,9、10月份或继续往上,大概率会超过6月份的数据。目前看,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预计600万辆以上,全球总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在1000万辆左右。

细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看,上半年整个行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锂矿,目前锂矿的价格也是居于高位40多万元,但从二季度开始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下滑,预计二季度开始,市场会进入一个拐点,而锂矿价格的高点会出现在下半年某一时间点。一季度整个行业中游业绩并不理想,例如某龙头公司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但二季度业绩有较大变化,因为整个产业链受上游原材料的影响也在慢慢消失,预计接下来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会往中下游转移。

今年电池环节表现好的是储能。受到地缘冲突影响,欧洲对储能的需求非常大,从我们的调研看,这其中的核心环节还是电池和逆变器。对比两条赛道中的A公司和B公司,前者是大型公司,后者还是小盘科技公司,但在行业景气度来临时,后者可以涨到接近100倍,A企业肯定不行。不少人去炒弹性大的追求最大阿尔法,我比较难以接受,因为逆变器的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

《红周刊》同样在新能源的大框架中,不仅是光伏还有风电大行其道,储能换电等新兴概念逐渐被投资者熟知,还包括近期的虚拟电厂,投资者应该如何来布局其中的机会呢?

张仲维:不管是美国还是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其实是解决能源的问题,光伏和风主要是用来发电,之后电需要储存,虚拟电厂是一套配电的系统智能化调节电力的系统。而虚拟电厂也是特斯拉带动的浪潮,这些都是未来的机会。

当前可关注给元宇宙做电子配件的公司

机器人未来机会在于国产化落地

《红周刊》元宇宙自去年起,屡次在二级市场大热。这个概念比较前沿,投资者应该如何捕捉机会?

张仲维:我比较看好元宇宙未来的发展。如刚才所说,全球大的科技趋势是由国外公司引领,Facebook去年10月份改名,紧接着全球多家公司如苹果等都对于元宇宙未来非常看好,并且开始布局这块。另外,整个元宇宙包含的数字资产、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好。现在市场对元宇宙的理解是把它等同于虚拟世界或等同于传媒股,这是很大的错误。

我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这话马化腾也说过。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是平面的、2D的,而元宇宙是3D的互联网虚拟世界,建议投资者不妨体验一下如今非常火爆的PICO。PICO已被字节跳动收购,最近推出一个内容叫做《我的盲盒女友》,体验感非常真实,你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真实的人,而真实的3D环境呈现在你的面前。所以我的简单理解,元宇宙就是一个3D虚拟世界的互联网环境。

我们通过带上VR眼镜或者未来通过AR进入到虚拟现实里,而3D的虚拟现实的商机就是内容,承担这些内容或者平台的还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据我所知苹果也要马上发布自己的设备,它今年年底要推出XR。而在元宇宙发展后,它会带动整个TMT行业的蓬勃发展,不管是电子通讯、计算机、传媒还是互联网。

《红周刊》但元宇宙似乎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如何有针对性选择标的呢?

张仲维:这肯定是方向,当下A股确实没有特别好的公司。元宇宙这个行业还处于早期的阶段,就像三年前,新能源的公司也没有现在多。未来等元宇宙发展壮大之后,市场规模壮大会带来投资效应,自然而然就会有好公司出来,目前可能还处于从0到1的阶段之中。

但我们也可以分成几部分来看。比如电子行业就有不错的公司,因为这些VR都要找公司去做很多配件,这里面还要用很多的芯片部分。

《红周刊》从科技范畴延伸到传统产业,工业机器人最近也一度成为股市大热,从当初的工业制造2025到现在的机器人,投资逻辑发生变化了吗?

张仲维:现在的机器人是工业用的机器人,市场相对较小。据MIR统计,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达25.6万台,同比增加49.5%。现在情绪这么火是因为人们相信马斯克会做出不一样的机器人,而这个机器人可以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

我平时比较喜欢看美剧,我发现特斯拉或美国是真的在把美剧里演的东西扎实落地到现实生活中。根据特斯拉的成功,人们相信马斯克可以做出机器人。以前电动车很贵,但特斯拉大幅量产后把成本降了下来。Model X刚出时是百万级别的车,而特斯拉大爆发、股价大涨是在Model 3出来时,需要强调的是Model 3是来自于上海工厂,由中国的供应链做出来,所以Model 3的价格降到20多万元。

现在人们也抱着同样想法,马斯克先造出一个非常昂贵的机器人,再交给中国公司来实现国产化落地,把成本降低,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抱以高热情、愿意给这么高的估值的原因。我们在研究这些机器人相关公司时,发现这些公司的主业其实都很不错,搭上机器人的这个市场从而带来了想象空间,所以围绕这个主题的投资机会是比较有前景的。

《红周刊》对比元宇宙和工业机器人的热度,我注意到鸿蒙概念似乎并不太受投资人追捧,近期也发布了3.0版本,为何会有此落差?

张仲维:鸿蒙对标于谷歌的安卓系统,代表中国也有自己的系统。苹果有IOS系统,安卓是谷歌的,中国华为被打压之后,顺势鸿蒙出世,还是很有价值的。

投资者可以看到在上交所上市的某公司股价上涨那么多。绝大部分的好评都来自其车机系统,它搭的就是鸿蒙操作系统,几乎可以和手机无缝连接,操作非常顺畅,甚至比蔚小理做得都好。但对应到投资,相关标的确实不多。

电子和互联网行业目前性价比也很高

港股互联网龙头降本或提高利润增速

《红周刊》有观点认为还是要靠科技成长提升组合的阿尔法,对此您怎么看?除了刚才聊的新能源车和元宇宙,还有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张仲维:投资人首先要清楚自己投资的重心是趋势还是价值,趋势的话目前所有人的焦点都在新能源汽车以及整个新能源行业,但新能源最大的风险是目前估值比较高,人们对它的预期也比较高,一旦有高频数据不达预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回调,当然这也不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认为性价比较高的还有电子和互联网,电子行业主要是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芯片。可以看到,今年以来电子行业表现靠后,主要原因是经济环境较差,同时因为电子行业本身的贝塔较大,例如手机销量下降10%,电子相关供应链业绩可能下降30%,所以电子行业的弹性和杠杆比例较大。但中国公司有一个自身增长逻辑,不管是跟着行业增长还是国产化替代的趋势,整个电子行业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在目前股价和估值都相对较低时来布局这些有阿尔法的公司,很有性价比。

举个例子,我们看好整个AR/VR行业持续的发展趋势,那肯定是选择其中的龙头C公司,现在基本上主流品牌100%都是该公司来做的,公司今年业绩增速或有30%~40%,预计明年20%~30%的增速,现在十几倍的估值股价趴在地上。所以从风险收益比看,如果投资者不太在意短期收益率,包括电子、互联网,我觉得都是性价比很高的板块。

《红周刊》说到互联网,我一直关注您的季报重仓股对港股互联网科技龙头长期都有配置,谈谈当前时点您对它们的看法吧?

张仲维:其实互联网和消费股大同小异,像外卖到家就和人们的消费紧密相连,短视频里的电商广告也是一种消费,互联网公司有自身的阿尔法。在政策上可以明显看到,最差的时点已过。现在等待的是整体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恢复,同时它们都有自身增长的逻辑,比如外卖,国内外卖的增速是高于GDP和大部分消费的增速。

去年之前,互联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进行大规模的补贴用户,使得利润没有展现。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份额也比较固定,补贴用户活动会减少,那么,降本效应会帮助这些公司提高利润增速。所以,我认为整个互联网公司未来在收入端,增速和份额上已经相对稳定;在这个利润端释放的过程中,当股价和估值都比较低的时候,性价比也是很高的。

《红周刊》下半年港股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如何?特别是以腾讯和美团为首的互联网科技龙头,接下来配置价值几何?

张仲维:因为美联储加息,今年美国科技股表现非常惨淡,像英伟达已经从高位回撤50%以上,这反映的是这些科技股担心加息导致其估值收缩,港股也一样。不管是港股科技股,还是A股的TMT,其实都具有联动性。港股的科技股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互联网,例如腾讯、美团和快手;另一部分是硬件公司,如舜宇光学、思摩尔国际,以及比亚迪电子这类供应链公司。这两类跟美股和台股高度联动,从股价调整看,近期美股的一些利空消息对股价的影响比较小,经过美股股价长时间的大幅修正,以及人们对美联储加息的高预期,我相信它们有机会。

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好转,美股不跌,A股的消费股以及TMT股都会起来,现在火热的A股新能源也可能会暂时休息。总结下来,港股互联网科技龙头,现在都面临的是宏观环境问题,公司本身还是非常优秀。

就三家互联网龙头来说,我短期比较看好消费和短视频。从业务看,公募持仓最多的互联网科技龙头,一半业务是游戏,但到目前为止还未给批版号;第二部分是广告,其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第三部分是支付跟金融业务,这一部分也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再具体到业绩层面上,预计需要到四季度才能恢复,但可以看到消费和短视频在二季度已经开始往上走,长远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

科技股投资重在追踪高频数据

熨平波动靠控仓位和分散投资

《红周刊》科技股的波动相对较大,那么在投资过程中是如何熨平波动的呢?

张仲维:其实就两种做法,一是控仓位,二是分散。控仓位比较看基金经理的水平,比如在上海疫情来临前降仓,在“五一”上海解封前大胆加仓,我也会去做,但可能这次对下次错,长期下来意义不是特别大。第二点是相对分散,但由于A股的成长股波动比较大,所以我们尽可能在各个行业都投一些,而不是全押在某一个行业。

《红周刊》通常,科技股投资调仓频率较快。在您多年的实战中,有没有长持的标的,能否具体分析青睐的理由和长持背后的逻辑?

张仲维:有三只股票我们拿了三年,这可以从基金定期报告中看到。为何会选这三只股票呢?D公司很好理解,就是跟着特斯拉成长的,特斯拉已经占到其一半收入,自身已经是打造成平台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E公司跟F公司逻辑也很简单,我们发现一台车最关键的东西其实还是芯片,最重要的芯片是什么?一个是自动驾驶,一个是座舱。

自动驾驶主要是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orin,E公司帮英伟达做域控制器。而做座舱芯片最厉害的公司则是高通,而F公司是帮高通做车厂适配方案。所以我们选这三个公司,逻辑还是去观察科技巨头,寻找在他们业务发展过程中能够受益的公司,然后它是相对To B,有竞争优势,同时它又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们就买入较长时间持有。

《红周刊》回到选股细节上,您从基本面择股,重点看哪些指标?

张仲维:成长股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财务指标都是相对落后的,所以我选股的第一个环节是通过产业调研,了解到谁做得最好,再从客观数据上了解到公司的份额情况,再去和同业比较相关的财务指标。但又不能随意拿两个公司的财务指标做对比,因为从财务指标出发来做投资,成长股就不具备优势。

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追踪平时获取到的一些高频数据,如我知道某公司二季度的出货量比一季度增20%,我会对利润有个预期,当财报出来时会去验证,如果预期得到肯定,就相信这是一家好公司,值得继续持有,我认为财报的使用应该是这个逻辑。

《红周刊》介绍一下对您影响最大的投资大师?对于红周刊的广大读者,您有哪些话要跟大家说呢?

张仲维:巴菲特说过投资就是生活观察,我偏爱的投资都是终端消费To C端,也是生活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电动车的崛起,智能手机的崛起,未来有一天我们可能看到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以及元宇宙发展后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台PICO。我们观察到相关产品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再去做投资,所以对我影响最大的投资大师还是巴菲特。

我希望读者们要相信中国的发展,我本人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于一线调研的感受,中国人非常勤奋,企业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出路,一定会找到自己增长的动力来源,然后去跨过周期。

对于公募基金,中国近5000家上市公司里面,挑选出20家优秀的公司达到每年20个点的收益率,我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都是没问题,所以最好的建议就是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降低投资者择时的不确定性,勇敢地在相对低位买基金或者优秀的公司。

(本文已刊发于7月30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