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减持凶猛!2020年近半数A股遭遇净减持 40家科创板公司上榜

来源:投资时报 2021-01-13 16:1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减持凶猛!2020年近半数A股遭遇净减持 40家科创板公司上榜)

2020年遭重要股东净减持的上市公司有1979家,中小创遭净减持公司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主板,同时科创板也有40家公司进入净减持榜单。在行业板块上,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计算机、电子等板块的净减持公司占比较高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多因素扰动之下,A股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整体延续了2019年的牛市行情。各大指数纷纷上行,其中上证指数全年累计上涨13.8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38.73%,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43.91%、64.96%、39.30%。两市上涨个股共有2157只,其中323只股价翻倍甚至是翻了数倍。

在此期间,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选择“落袋为安”。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根据Wind数据深入统计后发现,2020年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发生25081笔减持(截至2021年1月4日数据,下同),据不完全统计,减持金额超过5000亿元。若与增持相抵后,依然有约4500亿元进入了重要股东的口袋。

其中,2020年遭重要股东净减持的上市公司有1979家,占两市全部上市公司的47.79%。根据净减持股数占公司A股流通股本的比例(下称净减持比例)由高至低排名,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制作了“2020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排行榜”。结果显示,净减持比例超过10%的公司达到100家,宇信科技(300674.SZ)、宣亚国际(300612.SZ)、盘龙药业(002864.SZ)等公司位居前列,净减持比例较大。净减持是指同一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数大于增持股数,二者相抵消后即为净减持股数。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中小创遭净减持公司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主板,其中有超七成创业板公司在2020年遭到重要股东的净减持。而科创板也有40家公司进入净减持榜单。在行业板块上,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通信、计算机、电子等板块的净减持公司占比较高。

国盛证券研究所对过去多年二级市场增减持的研究结果显示,二级市场减持规模在经历了2016年、2017年的下降后,近三年呈不断攀升之势。

中金公司则在2020年11月末的一份研报中指出,2020年减持意愿较强企业可能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累计涨幅大的减持意愿强;二是估值高的减持意愿强,且估值高的企业对减持股价表现更为敏感;三是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减持意愿强;四是解禁对2020年减持的解释力度低于往年;五是基本面与减持的相关性可能并不强。据其分析,基于“2021年的实际解禁量级相较2020年或持平略升、目前A股局部性高估值现象虽有所消化但依然存在”这两方面的原因,初步判断2021年A股市场的减持规模或与2020年基本持平。

净套现约45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有2465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共计28831笔增减持操作,其中多为减持。具体来看,减持操作有25081笔,根据Wind 数据提供的减持数量及交易平均价计算,减持金额共计超过5000亿元。而增持操作只有3750笔,金额约525亿元。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部分公司并没有完全披露股东增减持的交易价格,因此实际相关金额会更高。

上述增减持金额相抵后,上市公司重要股东2020年从A股上拿走了约4500亿元。其中,海康威视(002415.SZ)、药明康德(603259.SH)遭净减持金额超过百亿元,宁德时代(300750.SZ)、智飞生物(300122.SZ)、中国建筑(601668.SH)等公司的净减持金额也较大。

若从股东的角度来看,个人股东龚虹嘉对海康威视的减持最为凶猛。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2020年8月以来,龚虹嘉进行了密集减持,仅在8月份便减持17次,至2020年末共计减持超过2.38亿股,套现超过100亿元。资料显示,龚虹嘉为海康威视副董事长、董事,同时也是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其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自2018年以来持续下行。而该公司股价却呈向上趋势,2020年累计上涨51.91%。

其次是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减持了大商股份(600694.SH)、欧亚集团(600697.SH)和中国建筑的股份,减持金额超过70亿元。

13家公司净减持比例超20%

相对于股东个人的减持或者增持而言,将所有增减持作为整体来看更能反映重要股东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态度。从增减持股数这一角度来看,2020年,遭到重要股东净减持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979家,其中净减持股数超过1亿股的公司达到80家,包括中国建筑、交通银行(601328.SH)、广汇汽车(600297.SH)、大北农(002385.SZ)等。其中,交通银行2020年9月12日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7月2日至9月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通过委托的证券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A股约7.4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减持金额约38.38亿元。

考虑到不同公司之间股本大小有着明显的差异,若用净减持的绝对数量来进行比较显然有失公允。相比之下,净减持比例更能反映股东减持的猛烈程度。

标点财经研究员根据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股数及公司A股流通股本计算发现,2020年净减持比例超过10%的公司有100家。居于首位的是宇信科技,该公司遭到茗峰开发有限公司、远创基因投资有限公司、光控基因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海富恒歆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的多次减持,净减持数量超过8500万股,净减持比例达到30.91%,是唯一一家净减持比例超过三成的公司。2020年,该公司股价先扬后抑,在7月21日到达高点,而其股东的多数减持发生在此日期之前。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其股价较7月高位跌去51.21%。

其后是宣亚国际。北京橙色动力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南平伟岸仲合信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北京金凤银凰咨询中心(有限合伙)等多次减持该公司股票,净减持比例达到28.37%。宣亚国际上市于2017年,自2018年以来,其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由2017年的0.75亿元逐步降至2019年的0.10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同比下降近九成。

盘龙药业、科华控股(603161.SH)的净减持比例也均在25%以上,分别以27.41%、26.11%排名第3、第4位。此外,还有9家公司的净减持比例超过20%,包括康龙化成(300759.SZ)、博天环境(603603.SH)、震安科技(300767.SZ)、中简科技(300777.SZ)、欣天科技(300615.SZ)、文一科技(600520.SH)、乾照光电(300102.SZ)、森远股份(300210.SZ)、光启技术(002625.SZ)。而迈为股份(300751.SZ)、英飞特(300582.SZ)、贝因美(002570.SZ)等20家公司的净减持比例也在15%以上。

40家科创板公司遭净减持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净减持比例较大的公司多出自创业板。在13家净减持比例超过两成的公司中,创业板公司占据了8个席位,占比超过六成。

实际上,中小创板块的减持现象更为突出。在89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2020年遭遇重要股东净减持的公司有636家,比重高达71.30%。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这一比例为59.60%。而主板这一比例相对较低,2039家主板公司中遭净减持的有710家,占比为34.82%。

2020年7月,科创板在迎来开板一周年的同时,也迎来了大额解禁。2020年全年,有40家科创板公司遭到重要股东的净减持,在该板块上市公司中的占比为18.60%。其中,有两家科创板公司的净减持比例在10%以上,分别为西部超导(688122.SH)和嘉元科技(688388.SH)。这两家公司均上市于2019年7月22日,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此外,方邦股份(688020.SH)、航天宏图(688066.SH)、传音控股(688036.SH)等9家科创板公司的净减持比例也均超过5%。

从行业板块来看,1979家遭遇重要股东净减持的公司分布于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净减持公司比重最高的是通信行业,该行业112家上市公司中遭重要股东净减持的有77家,占比达68.75%。该行业中,有5家公司的净减持比例超过10%,除前述提及的欣天科技外,还包括科信技术(300565.SZ)、中嘉博创(000889.SZ)、会畅通讯(300578.SZ)和优博讯(300531.SZ)。

计算机行业也是“重灾区”,258家上市公司中有170家遭到净减持,占比为65.89%。净减持比例最高的宇信科技便来自这一行业,除此之外,赛意信息(300687.SZ)、创意信息(300366.SZ)、海联讯(300277.SZ)等8家公司的净减持比例也均在10%以上。

电子行业遭净减持的公司也不少,有176家,包括净减持金额最高的海康威视,在306家电子类上市公司中占比达57.52%。此外,传媒、电气设备、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建筑装饰和国防军工行业中,也各有半数以上上市公司处于净减持行列。

相比之下,钢铁行业遭净减持的公司较少,36家A股钢铁公司中仅7家进入净减持名单,比重为19.44%。上市银行中这一比例也较低,为21.62%。

2020年净减持比例TOP100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Wi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