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非交易过户打新迟迟未开闸 机构争议打新利益纠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玉玲 谭楚丹 2020-09-28 03: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非交易过户打新迟迟未开闸 机构争议打新利益纠葛)

非交易过户打新成为今年多家券商及基金公司积极备战的创新业务,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对此兴致盎然。多家公司已经发布了相关公告,各方都在静待业务开闸。

然而证券时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监管层对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持谨慎态度,顾及该业务可能演化为新的“通道”业务,以及在技术上如何监控减持。这是政策迟迟未开闸的主要原因。中国基金业协会仍对该项业务向多家机构进行走访调研。

非交易过户打新概括而言,即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将名下股份划转至单一资管计划作为市值底仓,委托券商或基金在网下打新。不过,该业务的“公平性”引发市场争议。

有观点认为,大股东通过公司上市已放大股权杠杆效应,实现财富倍增,如今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将所持股份转化为打新收益来源,这一部分额外的收益是否应当?也有观点质疑,这对于以至少6000万元真金白银自建底仓参与网下打新的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是否公平?

“套利类打新策略的投资者要以真金白银自建底仓,并利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去做风险对冲,在这个过程中为二级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在对冲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成本。而大股东并没付出太多的成本,因为本就不打算卖这些股票,因此他们也不在乎股票涨跌。”华东某券商一高管表示。

华东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李宁(化名)也认为,二级市场投资者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参与打新,都是真金白银进场,而做非交易过户打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并没有为二级市场提供“活水”。

前述券商高管认为,如果大量非交易过户打新产品进入二级市场,其结果一定是大幅摊薄打新收益,最后可能会倒逼一大批相关机构退出。他表示,网下打新收益最终会直接逼近无风险收益率,或者是社会平均融资成本。

除了公平性以外,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要想落地还有多个现实障碍需要解决。包括:会否减持认定、缴税标准以及投票权归属问题等。

另一方面,注册制下新股破发风险陡增,大股东“躺赢”美梦已不切实际,非交易过户打新业务是否值得前赴后继推广,需要列出成本账算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