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巴菲特成功秘诀: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赵康杰 2019-01-25 19:44: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巴菲特成功秘诀: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开栏语

  

时光走进2019,《红周刊》“论道巴菲特”栏目也在此刻与读者见面。

本栏目嘉宾是金石致远CEO杨天南先生。开设此专栏之前,《红周刊》和他断断续续沟通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杨天南是第一个赴奥马哈与巴菲特握手的中国人,他曾在2001年和2004年两次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他回忆自己在1995年秋天读到的《巴菲特之道》是他学习投资和学习巴菲特的“启蒙教材”。

因为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认同以及亲身实践中屡有所得,杨天南在2015年专门翻译了《巴菲特之道》(第三版),2017年又翻译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第四版)。现在他正着手翻译另一本与巴菲特相关的书籍,这本书会在2019年与读者见面。

杨天南认为,“投资家”的定义至少有五个要素——在穿越周期的情况下,跑赢指数、绝对赢利、解决问题、传播知识、泽被他人。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他正在这条路上求索。他在A股市场长跑20余年,创立私募6年来也取得不俗业绩,不过按照他自己的话,他在80%时间是不赚钱的;他自己感兴趣的翻译工作已经安排到2021年;他还每周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MBA投资学课程,以及每年免费教授太极拳等。因为对经手事件都力求精确、精致,坊间因此称他是“一个被投资耽误的作家”“一个被投资耽误的翻译家”甚至“一个被投资耽误的太极大师”。

在杨天南自己看来,他就是通过投资、写作、翻译、教拳、传播投资理念,来帮助那些可以帮助的人取得投资成功。

本栏目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特邀杨天南阐述他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见解与感悟,以及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读者有任何问题,《红周刊》将代为向杨天南转达。本栏目也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同行。

故事刚刚开始,我们都在路上,希望再过20年甚至更久,你我都在,这个栏目也还在。

缔造了千亿财富神话的“股神”巴菲特,他的成功到底有那些秘诀?杨天南认为,巴菲特一生的成功秘诀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与时俱进

  

《红周刊》:经过这么多年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在您看来,巴菲特的成功有哪些秘诀?

杨天南:关于巴菲特的成功,已经有很多人做出了评价,不少人对巴菲特的成功秘诀也进行了归纳。我个人看来,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与时俱进,良性循环。

《红周刊》:何谓“与时俱进”?

杨天南:巴菲特早年师从格雷厄姆,后来遇见费雪,再后来与芒格成为搭档。巴菲特曾经说过,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但按照《巴菲特之道》的作者哈格斯特朗的说法,“如果今天有机会再做一次表述,巴菲特可能会承认他的方法50%来自格雷厄姆,50%来自费雪”;而谈到芒格对自己的影响时,巴菲特说是芒格“让我从猩猩进化成人类”。可见,巴菲特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与时俱进”,这种特质在巴菲特一生的投资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巴菲特将其理念只局限于格雷厄姆的“烟蒂理论”,我相信,他绝对不会取得像今天这样伟大的成就。

对我们而言,如果刻板固执地理解巴菲特投资理念,认为巴菲特只是“幸运”地出生在美国,他当年买入的公司,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买到,所以我们已经没有机会投资成功了,我们不可以学习巴菲特,这恐怕就陷入了“不可学论”的陷阱。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将巴菲特投资理念与中国投资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方式。

《红周刊》:归根结底,巴菲特投资理念适不适合A股市场和中国的投资者?

杨天南: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现在已经可以有所定论。经过20多年的实践,有一批人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在A股市场的环境中实践着巴菲特投资理念,并最终取得了投资成功和财务自由。杨宝忠、陈理、张可兴、姚斌、张居营,等等。包括我在内,都是受益者。很多年前,我们这批投资人互不相识,经过这么多年,我们最终殊途同归,彼此仰慕,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这恰恰表明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可以跨越国界。芒格、李录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存在长期投资机会,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从投资角度来讲,巴菲特的成功离不开“与时俱进”,作为A股市场投资者,我们也不能刻舟求剑,僵化死板的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

良性循环

  

《红周刊》:您认为,巴菲特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与时俱进”,还得益于“良性循环”。

杨天南:“滚雪球”的前提就是良性循环,如果滚的是石头,恐怕再努力也看不到任何回报。湿湿的雪和长长的坡就是良性循环的前提。

《红周刊》: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良性循环”?

杨天南:良性循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财务上的良性循环。以巴菲特为例,无论是早年投资2500万美元购买喜诗糖果,还是投资10亿美元入手可口可乐,如今获得的分红早已远远超过当年的投资本金,而后续的分红更是源源不断、越来越多。巴菲特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也不会被人追着屁股讨债。因为他每做一笔投资,就能多出一股现金流,这种投资习惯坚持了数十年如一日,结果就是伯克希尔能够为巴菲特的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弹药,让巴菲特有底气大声说出“我不喜欢熊市,但喜欢熊市带来的低价格”。这种财务上“良性循环”的境界令人非常羡慕,反观,我们当下的资产管理人,当市场跌出投资机会的时候,有时非但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供更多投资,反而可能要面临投资的的赎回压力,甚至清盘。

《红周刊》:除了财务层面,在您看来,“良性循环”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天南:相较于财务上的良性循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循环。很多人,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觉得今天做一件小的错事无所谓,时间飞逝,大家很快就会遗忘。但一个人的言行终究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索罗斯在中国出名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巴菲特,但巴菲特从来不搞恶意收购和恶意做空,也没有洗劫财富的骂名,所以相较于索罗斯,巴菲特现在更为外界所尊重,这就是良性循环的结果。

与人交往亦是如此。“与坏人打交道,做成一笔好生意,这样的事情,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引人深思。坚持与合适的人、合适的企业打交道,从而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巴菲特多年一直保持成功的秘诀。无论是因为优秀的管理层而入手富国银行和大都会;还是买入内布拉斯加家具大世界时,处处体现着对老板B夫人的信任;以及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后,主动让出投票权释放善意,巴菲特的识人之智日后均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反馈。

“负数”还不如是“零”

  

《红周刊》:作为资产管理人,您在平时的工作中对良性循环的重要性有着怎样的切身体会?

杨天南:良性循环形成后,最大的好处是减少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成本。摩擦成本过大,你就很难把事情做好,阻碍了人生的综合回报。我们之前就犯过一个类似的错误。

《红周刊》:愿闻其详。

杨天南:2005年上证综指跌到1000点的时候,我曾经建议一个朋友投资股票,可人家却无动于衷,心想“这年头股市跌成这样,鬼才买”。不成想,2006年和2007年,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扑面而来。这个朋友又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帮他打理资产。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经验,又抹不开面子,也就答应下来。结果到了第二年,金融危机爆发,他自己的投资亏光后,也赎回了委托我们管理的投资,当然也是亏损。这样“双输”的案例也怪我们没有做好投资者筛选和教育工作。后来我们吸取了教训,到了2015年的牛市,有出资人想追加投资,我们就没有同意。

《红周刊》:2018年以来,A股跌幅较大,上证综指在周五(1月4日)甚至一度跌破2449点。您认为现在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好时机?

杨天南:没错。很多人说市场充满着不确定性,但确定的事情还是存在的。比如,2500点比5200点低就是确定的,虽然我们也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会再次涨到5200点。但根据历史经验,5200点买股票的人一定远远多于2500点买股票的人,这几乎是确定的,另外一点也是确定的——5200点买股票会比现在买要贵得多。“买高不买低”的倒金字塔型建仓也成为绝大多数散户亏损的原因。

所以我们的内心就设定了一个方案:当前这种低迷市况下,现在所有来找我们的合格出资人,只要理念认同、志同道合,我们基本上都会接纳;但当市场上涨到高位的时候,我们可能任何投资都不接受了。因为,现在来找我们的人,哪怕只能拿出符合法规最低限度的资金,他未来赚钱概率都很大,会对我们更加信任,也更有利于我们后期工作的开展,这就是良性循环。但如果像上述的案例,出资人亏了钱,心里会不高兴,我们也损失了名声。对资产管理人来说,不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时机最好不要合作,不合作是“零”,合作坏了是“负数”。“负数”还不如是“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