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主板应放宽IPO审核 尽快对接注册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主板应放宽IPO审核 尽快对接注册制)

犹太人有一句民谚:“时间是治愈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这句话用来说明IPO推进注册制改革的迫切性是再合适不过了。

延缓推行注册制并未解决市场心理问题

拟议中的注册制改革被延缓了两个两年,谁也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个“程咬金”,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突如其来被提上了议程,主板的注册制改革从此无人提及。

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2015年12月27日第十八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施行期限届满后,期限延长二年至2020年2月29日。决定同时指出:应当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于延长期满前,提出修改法律相关规定的意见。现在的问题不仅是《证券法》修法迟迟没有到位,如果没有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这件事,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对于如何在实施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至今也没有提出过任何一点具体的意见。延缓成了推迟注册制改革的理由,监管代替一切似乎也就因此而变得格外顺理成章了起来。

如果说对注册制改革的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是有关方面决定延缓推行注册制改革的理由。但三年多的时间里,市场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呢?时间的延缓非但没有解决市场的心理问题,相反2018年IPO无论是过会率还是上市家数都双双创出了十年新低。与2017年相比,2018年新股过会否决率上升至30%,全年共有105家企业上市,较上年下降76%。2018年初有484家企业处于IPO排队状态,目前有244家企业还在排队,终止审查率高达36%。与其说这么多的企业都是因为自认不够条件而选择主动放弃IPO,不如说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的过会审核让人无法不知难而退。用这种方法消减IPO堰塞湖,不仅不符合注册制精神,对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也是非常不利的。

过于严格的审核易将高新企业排斥在IPO门外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为3606亿元,比2017年减少5153亿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作为直接融资主渠道的A股市场非但没有给众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助上一臂之力,反而雪上加霜,一再拖延原已提上议程的注册制改革的同时,还以严格审核把关为名将一大批迫切需要IPO的企业硬生生地排挤在了IPO的门外。即使有幸获批的IPO,除了少数几家独角兽,也无不在融资额度上大幅度压缩。由此让人不禁要问,这种所谓的有效监管,究竟维护的是谁的利益?

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既是为主板探路,也在时间和空间上为主板推行注册制改革有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注册制并不是不审,但也不等于必须像现在这样严格审核不可。既然在引进独角兽的时候,可以不顾尚未推行注册制改革的实际情况,破格对“同股不同权”甚至未获盈利的高新技术企业放开IPO和CDR的门槛,为什么不能先改一改现在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IPO审核规则呢?其实,独角兽IPO和CDR本应该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题中应有之义。主板的当务之急是先对现行IPO放宽审核,以更好地对接未来的注册制,同时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上更好地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过于在细枝末节上对号入座,很容易将广大有融资迫切需要的发展中企业尤其是科创高新企业排斥在IPO的门外。

最近,市场对取消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的呼声也很高。毫无疑问,这也将是IPO市场化的积极尝试。不过笔者看来,放开交易环节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的前提是IPO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在询价定价环节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市场化之前,急于放开交易环节的新股首日涨停板限制,难免又会重蹈此前新股上市交易价格一飞冲天的覆辙。这既不利于维护市场公平,也容易重新引发新股的非理性投机炒作。正确的思路是不妨让科创板先行先试,主板也抓紧时间紧紧跟上。在改革发行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即使很快就可以放开对新股上市首日涨停板的限制,也要和T+0结合起来,逐步活跃交易环节的同时,发行环节的改革也向注册制更近一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