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上市公司“更名”不等于转型

来源:新华网 2018-09-29 08:23: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央行主管金融时报:上市公司“更名”不等于转型)

近日,有消息称,“深圳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将把名字中的“房地产”字样“拿掉”,更名为“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对此,万科方面虽然明确回应,更名是因为扩大业务范围,而非“去地产化”,但仍然引得各界高度关注,各种揣测和分析之声渐起。

种种揣测,并非仅针对万科。实际上,不少人将之视为本轮房企更名潮的标志。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已有10多家房企启动更名工作,在名字中去除“地产”“置业”等字样,尾缀多改称“集团”“控股”。例如,“中骏置业”宣布正式更名为“中骏集团”,“力高地产”更名为“力高集团”,“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中国控股”,“朗诗绿色地产”更名为“朗诗绿色集团”,“珠江控股”更名为“京粮控股(5.75 +9.94%,诊股)”。

对于这轮更名潮,市场人士多将此解读为企业积极谋求多元化或业务转型。

这样的解读不无道理。一方面,自2017年3月以来,楼市调控不见放松,辅以金融去杠杆战役下对资金违规流向楼市的严查,2018年,各房企承受着市场下滑和资金链的双重风险;另一方面,坚挺的地价与出现分化的房价预期让潜在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再加上行业发展多年,单一地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转型或多元化发展确实是不少房企的计划。

不过,更名与转型也并非画等号。回顾过去,房企更名潮并不陌生。2016年,也曾掀起一轮房企更名的热潮。当时,“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恒大集团”,“京投银泰”变更为“京投发展(4.43 -0.23%,诊股)股份有限公司”,“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当时,“去地产化”的预测也一度引发热议。然而,如果去上述几家企业官网上看,除了个别企业的业务重点的确发生了转向外,大多数仍以“地产”为主打,或者仅仅推出了极少数“地产+”项目,其官网宣传的重点也仍旧落在住宅销售额上。

实际上,更名的艺术不只是传统地产企业懂得。一个更加为人熟知的例子是上海岩石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资本市场投资者所熟知——匹凸匹。在互联网 金融火热的时候,P 2 P行业正是风口,当时名为“多伦股份”的这家公司硬是将自己更名为P 2 P的谐音“匹凸匹”,在主营业务未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借此赢得了6个涨停板,后又“因时而变”,更名为“岩石股份”,据统计,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历经11次更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蚂蚁金服。这家带来支付行业新生态的企业在力图摆脱“金融”标签时,更多的是靠行动和数据,而非更名。此前流出的一份蚂蚁金服融资材料显示,蚂蚁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支付连接、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2015年,蚂蚁金服约64%的收入来自于支付连接,23%的收入来自于金融服务,14%来自于技术服务;而2017年,其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连接收入占比下降至54%,金融服务收入占比则缩水至11%。根据预测,到2021年,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

从上述对比不难发现:叫什么名字和做什么业务没有必然联系。主营业务究竟是什么,不在于名字,不在于给监管层和大众“讲故事”,而在于核心竞争力。

回到本轮地产企业的更名潮,尽管更名背后的原因或许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相信,此番更名不仅仅是噱头。密集更名背后共性的原因是:地产之名不再好用,市场预期出现了分化甚至转向。

近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已经透露出了市场对地产行业后续发展并不算乐观。中泰证券旗下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其文章中表示,去年以来,地产股价格走势与房价变化出现明显背离。尽管全国70城住宅房价指数环比一直在上升,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估计平均涨幅在10%左右,但同期A股市场的地产股价格大幅下跌,仅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股票指数就下跌了18.7%,而同期上证综指只下跌了14%。

与此同时,“改变”日渐成为地产企业的主旋律。头部企业的多元化、部分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的退出等具体行动表明,变化并非“口头上”的。

综上所述,更名不等于转型,而更像是一种表态。表态之后如何做,与政策走向、市场风向以及企业自身的特色和战略密切相关。2016年的更名潮后,楼市仍然在去库存、区域人才竞争政策等战略下保持了稳定的势头;而今年的这波更名潮后地产行业生态究竟如何?最终,在口号与更名之外,还要企业用行动来说话。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京投发展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