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金融业内关注监管 代表委员聚焦新经济

来源:人民网 2018-03-05 14:20: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新年伊始,全国已进入“两会时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

虽然全国两会才刚拉开帷幕,但两会上可能被热议的话题已然热度炙人,不仅代表委员开始抛出掷地有声的相关议案、提案与建议,社会各界人士也加入讨论。

记者发现,在经济领域,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金融监管等话题最受关注,此外从量到质的新经济问题也是热点,如企业如何平衡环境问题与生存问题,如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

强监管防风险是主基调

2018年“强监管”还将延续。

不少金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绕不开防范金融风险话题,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也是关键。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委员驻地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穿透式监管,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的中国特有的资本市场监管方式,国际市场对此有部分借鉴。

姜洋透露,穿透式监管将逐步推行到资管、上市公司监管方面。

当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也在接受多家媒 体采访时表示,金融监管要加强统筹协调,最近两年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朝着这个方向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稳定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近几年全国金融工作的最主要任务。虽然在某些具体领域会使得发展受限,但从总体上来看,金融‘强监管’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目前需要采取的果断措施,具有合理性。”

除了金融风险,两会代表委员还关注地方债务风险。

日前,民建中央在北京召开2018两会新闻通气会时,就抛出了《民建中央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提案》,建议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提案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责任不明晰,信息不透明,隐性债务风险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未来风险加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将继续产生且更为隐蔽化等主要风险。

奚君羊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在几年前就已暴露,此前监管层已采取了多项举措,如建立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等来阻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蔓延,目前地方政府负债情况总体合理可控。通过一定程度的风险显性暴露,现在仅局部地区、个别地方风险较高。”

新经济受关注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经济发展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看点。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在接受包括《国际金融报》在内的多家媒 体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提案关注环保和新经济。”

“目前,实体经济还在艰难的复苏阶段,而越来越严的环保规定给企业带来了发展压力。”张嘉极表示,“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保问题成为企业的课题。”

张嘉极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发展科技企业。

他强调:“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技术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必须提高技术、设备研发能力,使得环保成本因新技术而降低,这样企业才能‘鱼和熊掌兼得’,兼顾发展和环保。”

希望通过科技解决企业甚至行业问题的代表委员不止张嘉极一人。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3月2日,吉利官方微信公布,李书福就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进行深入调查,将在两会上提交《“液态阳光经济”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等建议。

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李书福则提出,设立甲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专门从事从甲醇合成到甲醇广泛应用全链条相关高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并尽快推动甲醇汽车的市场化运行等。

“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新经济下的重大机遇。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剑锋就向媒 体透露,今年两会拟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提出提案。

企业家代表委员关心营商环境

作为实体经济一分子,企业家们最知经济冷暖。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在接受包括《国际金融报》在内的媒 体采访时表示,他的提案是希望有关方面可以给企业家设立一个企业家的节日——“企业家日”,体现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和对企业家的鼓励。

除了呼吁重视企业家精神外,柯希平也关注营商环境。

他认为,对民营企业而言,近年来经营环境正在变好。

柯希平指出,如国家给企业减负系列措施和去年印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都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现在各省市都在陆续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力度还挺大,如厦门也出台了44条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也关注近期多地热议的营商环境问题。

他表示,目前考量营商环境,各地常常借用国外的指标体系,未必都能契合中国实际,也可能产生“各说各的话”的尴尬。

“真正打造出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他表示,将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建议,呼吁国家层面重视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建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