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新股资讯 - 正文

徽商银行撤回IPO申请 A股上市之路再添迷雾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8-02-20 07:58: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月12日晚间,徽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仍需就相关法律法规及证监会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项与个别董事和股东进一步协商,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

(原标题:徽商银行撤回IPO申请 A股上市之路再添迷雾)

徽商银行坎坷的A股IPO上市之路突遇急刹车。

2月12日晚间,徽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仍需就相关法律法规及证监会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项与个别董事和股东进一步协商,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

据悉,徽商银行于2013年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2015年开启A+H计划,计划申请A股上市。中途由于更换审计机构,徽商银行于2017年3月提出了中止A股发行审查的申请。今年1月,徽商银行“杀回”IPO排队队伍,而仅仅1个多月后,却再度按下了IPO申请的“暂停键”。

高层内部矛盾由来已久

高层内斗、股权纠纷始终是徽商银行上市路上的“绊脚石”。

从2015年开始,徽商银行就受困于董事会与该行第一大股东上海中静(实业)集团及关联企业(下称“中静系”)的矛盾,两方连续两年在股东大会上推出内容相悖的议案,在是否非公开发行H股、股东分红方案上争执不休,几番角力所形成的结果是严重影响了徽商银行的A股上市进程。

2017年3月,徽商银行提出中止IPO审查的申请,并在公告中称主要是因为更换了审计机构。

但据相关媒 体报道,更关键的问题是“中静系”与董事会之间的不同意见没有解决,一些董事拒绝在徽商银行A股上市申报材料上签字,其中就包括中静集团董事长高央。上述报道援引高央的话称,公司治理上的问题未整改也未披露,而且A股上市申报材料中所描述的情况并不符合证监会要求的真实、准确、完整的要求。高央所指的公司治理问题包括董事会超期服役、财务负责人任命未经人事提名委批准、董办随意修改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已经达成一致的意见等。徽商银行A股上市由此陷入僵局。

股权问题亟待解决

董事会与“中静系”的矛盾还体现在徽商银行的股权问题上,“中静系”不断增持徽商银行H股,致使该行H股公众持股量持续低于25%警戒线。

2016年5月11日,徽商银行首次发公告表示,其H股公众持股比例低于港交所规定的25%红线。时隔不足一个月,徽商银行又发公告称,该行的公众持股比例已由24.12%进一步下降至20.05%。就在今年1月31日,徽商银行发布公告称,H股公众持股量已进一步下降至15.65%,距离港股最低公众持股停牌线15%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公众持股量的持续下降,此前徽商银行曾公开解释,H股公众持股量持续低于最低水平是由于本行主要股东持续增持本行股份所致。而从公告来看,所谓的“主要股东”矛头直指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背后的“中静系”。据了解,虽然“中静系”股权上的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但由于后者为非盈利组织,因此对徽商银行的增持决定亦由“中静系”作出。

截至1月31日,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间接控制的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中静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WealthHonest和GoldenHarbour均持有徽商银行股权。“中静系”持有股份已占徽商银行总股本的14.94%,较该行第二大股东——安徽省能源集团的持股比例(6.94%)高8个百分点。

几番“反复”原因成谜

徽商银行A股上市之路迷雾重重。

2017年10月,高央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静与徽商银行董事会没有分歧,只是与其董事长李宏鸣、董秘有分歧。此外,他还透露,徽商银行重启IPO必将在原董事长辞任之后。

2017年12月,徽商银行公告了两项人事变动,原徽商银行董事长李宏鸣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由行长吴学民接任。

不到两周后,徽商银行果然如高央所称,宣布重启IPO申请。

但是到今年2月12日,徽商银行却又发布公告称撤回A股IPO申请。令人诧异的是,就在不久前(1月31日)关于公众持股量变化的公告中,徽商银行还表示,积极寻求在实际可行范围内尽快恢复公众持股量的解决方案,其中除了建议主要股东减持所持的股份、择机进行H股配售之外,还包括继续推进A股公开发行上市。

短短十来天的时间,是什么促使徽商银行改变了主意?

《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徽商银行相关人士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中静集团方面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现在不方便说,涉及到董事保密义务,需要先咨询一下律师,考虑清楚以后才能透露相关情况。”

不过在撤回IPO申请的公告中,徽商银行强调,其业务运作良好,撤回A股发行申请将不会对财务状况或营运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将积极争取重启A股发行申请。

2月13日晚间,徽商银行公布了正面盈利预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净利润约人民币78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约11%以上,总资产同比增长约20%以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