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中冶(01618.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国中冶是以冶金建设为核心主业的特大型建筑央企,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近年来,公司凭借在钢铁冶金全流程、全产业链领域积淀的卓越技术和资质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延伸拓展业务领域,着力打造新的产业支柱和利润增长点,逐步构建了以冶金建设为「核心」,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矿产资源、工程服务、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和能源环保为「特色」的「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多元化业务体系。
1.工程承包
(1)行业概况
冶金建设行业领域,2025年1–6月份,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0%,折合国内粗钢表观消费4.52亿吨,同比下降5.6%,钢铁行业仍处于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工信部于2025年7月部署新一轮钢铁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对冶金建设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钢铁企业产线集中、智能化以及5G+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逐渐普及,相关设备设施的建设规模逐年增长,未来除持续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外,钢铁行业在智能化应用场景拓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钢铁生产工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深化应用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方面,对我国城镇住宅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具前瞻性的要求,为建筑企业积极提升住宅品质、发展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建立精细化与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等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绿色与智慧化住宅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从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城市生态系统等八个方面做出了任务安排,并提出通过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落实城市更新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强化信贷支持、完善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等多种方式加强支撑保障,实现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等的发展目标。以上安排及相关支持性政策将对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发挥积极作用,公司也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两大主体业务方面积极作为。
海外业务领域,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海外工程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加速集聚,市场扩容面临有利机遇。其中,东南亚「陆海联动」、中东「绿色能源走廊」、非洲「工业化基建计划」等区域规划释放出年均超1.2万亿美
元的基建需求,沙特「2030愿景」、印尼「全球海洋支点」等国家级战略与中国产能深度对接,为电力、交通、园区开发等领域创造了较大市场空间。与此同时,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优化跨境人民币服务,支持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破解融资难题,为海外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
(2)板块业务
①冶金建设业务
冶金建设业务为公司的传统核心主业,业务范围涵盖钢铁及有色行业新建、扩建及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改造工程,钢厂及有色行业运营服务等。作为新中国冶金工业的奠基者、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公司依托冶金工程谘询、勘察、设计、施工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在冶金建设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2.特色业务
(1)行业概况
矿产资源领域,2025年上半年,有色金属价格持续震荡,其中一季度总体表现为窄幅震荡缓慢攀升,二季度总体表现为快速下探逐渐回涨,不同有色金属品种的价格走势分化依旧明显。伦敦金属交易所镍、铜、锌、铅2025年上半年均价分别为15,576美元╱吨、9,445美元╱吨、2,770美元╱吨和1,982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12.2%、上涨2.7%、上涨3.6%、下跌7.8%,具体价格走势详见下图:
工程服务领域,国家「双碳」目标与新基建战略持续深化,绿色建筑、智慧化谘询需求激增,工程服务行业在政策驱动与技术革新的双重推动下呈现结构性增长。其中,数字化谘询、ESG评估、全过程工程谘询需求增加,BIM、AI辅助决策、数字孪生等加快推广应用,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式发展。
新型材料领域,新型材料行业正加速向高性能、国产替代、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随着5G、AI、新能源等产业的持续增长,新型材料的需求和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扩大。
高端装备领域,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核心载体,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使工
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智能制造装备的崛起成为这一行业变革的重要特征。
能源环保领域,2025年上半年,能源环保业务整体呈现出政策驱动强劲、市场需求旺盛且细分市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其中,风电行业回暖带动装机节奏加快,储能新兴市场在拓展中稳步前行;生态环保修复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矿山废弃地、退化湿地等生态修复项目规模增加;工业领域高排放行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提标改造,为大气污染防治业务带来发展机遇;对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要求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建与提标改造、黑臭水体整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2)板块业务
2025年上半年特色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①矿产资源业务
矿产资源是公司的重点特色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品种的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现有海外矿山7座。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矿产资源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报告期末,受益于探矿权范围内的勘探找矿成果,该项目估算保有镍资源量进一步增至211.46万吨、钴资源量增至21.94万吨。报告期内,累计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15,534吨、含钴1,435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13,979吨、含钴1,238吨,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2.3亿元。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报告期末,该项目估算保有铜资源量179.13万吨。报告期内,项目保持稳产超产,采矿平均达产率117.5%,冶炼生产粗铜11,562吨,产品平均达产率115.6%,销售粗铜12,079吨,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122.9%。
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报告期末,该项目估算保有铅资源量31.35万吨、锌资源量61.47万吨,矿区北部补充勘探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符合预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能够实现铅锌资源量的翻倍增长。报告期内,项目完成采出矿量27.1万吨,采矿平均达产率108.4%,累计生产铅精矿含铅5,029吨、锌精矿含锌23,331吨,产品平均达产率114.8%,销售铅精矿含铅4,326吨、锌精矿含锌23,138吨,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归属中方利润总额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0%、68.1%。
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项目:报告期内,该项目所涉巴基斯坦相关审批程序已全部申请并基本获批,国内相关审批程序正在进行,公司将加强矿区安全工程特别是机场工程的建设,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各项既定举措,持续推进项目开发前期各项工作。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与阿富汗临时政府保持密切沟通联系,正加快推进该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进矿道路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项目投资效果,确保尽早与阿富汗临时政府共同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艾娜克铜矿进矿道路总长约13公里,目前,前两个标段合计8.9公里的道路已竣工通车,剩余道路正在建设中。
②工程服务业务
公司工程服务业务涵盖工程管理、监理、勘察、质检、信息技术及全过程谘询等,经营模式以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为特色,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在工程勘察、测绘、全过程工程谘询(含工程监理、造价谘询)、工程服务(城市更新、城
乡规划、高端谘询、全生命周期服务)、综合管廊管网及地下空间设计、智慧管廊运营、场馆运营、电力设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云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制造、数字信息化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检验监测及评价、认证、智慧钢厂、索道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成功打造了「中冶宝钢技术」「中冶赛迪」「中冶检测」「北京赛瑞斯」「远达谘询」等一批行业知名品牌。
公司新型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硅基材料、钪矾、耐火材料、半导体材料、焊材、新型建材等。
公司下属中硅高科主要生产、研发、销售高纯多晶硅、高纯四氯化硅及电子气体等硅基材料,构建了集成电路、光通信、新能源及先进制造发展所需关键硅基材料的产品集群。中硅高科作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优秀创新企业,获得授权专利265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73项,先后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26项,其中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率先利用自主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主要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中硅高科累计销售区熔用╱直拉用电子级多晶硅135.97吨,光通信四氯化硅4,709.61吨,硅基电子特气968.16吨,碳化硅17.98吨,实现营收15,271.83万元,同比增长71.36%。
公司下属中冶南方邯郸武彭炉衬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以高性能炭素材料为主导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建设的世界级优质炭素材料基地,有力支撑钢铁冶炼、新能源、核电等工业发展,自主研发的高炉炭砖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连续七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出口至欧洲、亚洲等国家,累计服务国内外超过1,200座高炉。
④高端装备业务
公司高端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钢结构、金属加工机械、物料搬运设备、冶金装备、建筑装备制造等,目前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省(直辖市)级单项冠军企业3家。公司核心装备业务以冶金建设工程八大部位、十九个工艺单元的装备制造类产品为主,拥有多个核心制造基地,其产品涵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铸造轧钢等冶金主要工艺关键设备;新型建筑类产品主要包括钢结构产品、钢结构衍生产品、PC装配式产品、商用混凝土产品等,具有钢结构制造基地20家,厂房建筑面积共112.5万平方米,设计总产能175.7万吨;下属具有PC装配式制造业务的子企业4家,装配式建筑基地3家,设计总产能48.5万立方米。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技术攻关,研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核心技术,积极打造核心装备业务新优势。其中,公司下属中冶南方与合作单位共同发布GIC通用智能控制器,实现传统工业领域智能化自主可控技术新突破;中冶赛迪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为契机,加快重装电装项目建设,有力提升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化和装备成套能力。
⑤能源环保业务
公司依托「中国中冶」品牌优势和专业技术研究院的领先专业技术优势,构建了包括规划谘询、研发设计、投资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投融资服务等在内的环保全产业链。公司专业化水务环保业务平台「中冶生态环保」,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现有水厂57家,总设计规模逾350万吨╱天,主要分布于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福建、甘肃等9个省市,水务处理规模位居建筑央企前列。公司积极发挥冶金建设、矿山修复等领域核心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工业废水废液资源化、矿山废水处理、污泥处
及配套管网EPCO项目
工总承包合同
2025年以来,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促进政策,从稳市场、稳现金流、稳需求、稳地价、稳信用、增品质、促转型等方面,在供需两端为房地产行业注入新动能,力推房地产行业止跌回稳。
(2)板块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下属房地产专业企业中冶置业拥有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两项国家一级资质。为积极适应形势要求和市场变化,公司主动优化经营思路,积极拓展轻资产业务谋转型。用足用好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系列政策,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多措并举加大库存去化、资产盘活力度以及风险项目出清力度,持续强化房地产投资风险管控,努力克服房地产市场下行冲击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拓展轻资产业务,提升服务能力,稳步形成以开发代建、商业运营、物业管理为主体的新兴地产业务结构。
业务展望:
当前,‘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新征程即将开启,中国中冶再转型再升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前进之路绝非坦途。但我们相信,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中国中冶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实干干实的工作作风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回馈各位股东和投资者。愿我们共同携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求突破,扛住行业周期剧变、抵住转型发展阵痛,韧性生长、蜕变升级,共同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