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0日收盘,沪农商行(601825)报收于8.73元,下跌0.23%,换手率0.19%,成交量18.06万手,成交额1.58亿元。
9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26.48万元,占总成交额7.78%;游资资金净流入1276.66万元,占总成交额8.1%;散户资金净流出2503.15万元,占总成交额15.87%。
答:以科技企业为例,公司设计了一套以企业生命周期为纵轴,以生态圈层为横轴的立体化市场拓展战略。将企业划分为初创、成长、成熟三大梯队,并针对性地构建差异化的资源链接与服务模式。一方面,公司通过与科技金融事业部以及行业研究院保持高频的交流学习,科技金融事业部为科技型企业承做的学习通道、行业研究院与我们共同走访行业企业并出具相关审批建议意见,让客户经理将在业务中磨练专业能力以及对初创企业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投贷联动产品的理念,以“股+债”的方式来初步解决风险收益的问题,以保证自身经营的可持续性。公司以“专业与专心”成为与企业之间的粘合剂,助力企业成长,做企业的创业的“搭档”。
答:从一线审批角度看,公司资产质量的“稳”,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保证第一是制度保障。公司从客户准入、尽调,到审查审批、贷后管理均已建立一整套相关制度办法。其中审查权限方面,目前公司审批权限为“三层八级”,按照风险调整后敞口维度计算其审批权限,且根据各分支行机构资产质量水平定期动态调整其审批权限。第二是坚持立足本地、坚持做小做散。公司始终坚持扎根本土,深耕上海本地市场,辐射长三角,做好服务身边的客户,并且坚持做小做散,以科创金融和普惠金融为特色,避免风险集中度过高。第三是专业为本。公司始终坚持提升审查审批的专业性、前瞻性,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始终注重与行业研究紧密结合,通过行业研究赋能风险研判。针对不同类型贷款审批设置了专业化的审查审批团队,实现对不同类型行业客户、产品的专业化审查审批。大模型、大数据目前在授信审批方面已有较多运用。例如公司已部署数智合规的垂直大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迅速查找咨询行内外相关政策制度;已上线信用风险预警系统、信贷流水核查系统、普惠智慧风控系统等大数据系统,系统对接行内外各类数据,可对股权冻结、账户冻结、欠税公告、环保处罚等负面信息进行实施预警,并对客户的信贷流水进行分析。
答:在一线实践中,行研的成果如何体现?公司的行业研究院可以比喻成“内部孵化器”,针对前沿的技术领域和行业,通过大量的企业、投资机构、生态圈伙伴走访,看懂行业的技术壁垒和发展规律,挖掘和服务一批真正硬核的优质企业,并提供真正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金融解决方案。行业研究院对业务赋能展现在以下方面获客方面,通过分层分类整理产业链图谱,指导团队精准获客。风险评价方面,形成一套具有行业特色的风险评价模版,并衍生出的优质客户画像,提升对好客户的识别能力。创新金融服务方面,通过行业研究挖掘行业痛点,并定制满足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的解决方案。行业研究院还通过定期发布行业动态、热点解读、行业政策,邀请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优质企业等行业专家,帮助公司在行业学习、客户识别、风险控制等领域加深认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