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新能科(30007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公司秉承“尽善万物价值”的理念,响应国家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思路,聚焦生物能源战略方向,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动生物燃料业务快速发展,保持能源催化净化、特色化工等业务稳步发展。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整合优化低效资产,逐步建立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及资源优势的核心运营资产。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
1.生物燃料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烃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轻油等,是公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涵盖业务相关的技术开发、生物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及委托加工生产体系。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悬浮床工艺和改进的固定床工艺,以地沟油、棕榈酸化油、酸败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通过加氢脱氧,生产几乎不含氧的烃基生物柴油(HVO),其主要成分为烷烃,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热值等接近化石柴油组分,可在不更换或改动发动机的情况下与化石基柴油大比例调和甚至完全替代。烃基生物柴油品质优异,符合我国NB/T10897-2021和欧盟EN15940标准,与化石基柴油相比,可减少80%的二氧化碳净排放,具有低碳、清洁、环境友好的优势,其主要用于掺混化石柴油中,在欧盟等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中使用或替代传统石化能源使用。烃基生物柴油可进一步通过HEFA工艺生产生物航煤,副产的生物轻油可用于生产可再生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生物基化学品。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建成中交并成功产出生物航煤。
2.环保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该业务为催化剂、净化剂等功能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其他净化剂(脱氯剂、脱砷剂等)、特种催化剂材料及催化剂等四大系列百余个品种,主要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等能源化工行业的产品生产过程或产品的清洁化。全资子公司沈阳三聚凯特负责上述能源净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能源化工企业提供净化工艺、装备及成套服务。全资子公司三聚美国主要从事美国油气田市场干法、湿法脱硫技术服务及脱硫设备租赁、脱硫剂销售。公司与石科院等国内知名院所及赢创等国外优秀净化技术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脱硫剂、加氢催化剂等主打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是中石油能源一号网、物资装备网成员,是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
3.特色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该业务主要产品为苯乙烯、新戊二醇、LNG、液氨等,由控股子公司大庆三聚及全资子公司三聚家景负责生产和销售。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聚酯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还可用于制药、燃料、农药及选矿等行业,是用量最大的苯衍生物。新戊二醇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医药、涂料、农药、塑料和石油等领域,其衍生物可作香料、药物、阻燃剂、航空润滑剂、增塑剂、油墨和绝缘材料等,目前主要用于制造醇酸树脂、不饱和聚酯和粉末涂料等产品。全资子公司三聚家景主要以煤化工副产焦炉煤气生产LNG、液氨和氨水。LNG主要用作工业和民用燃料,还用作制造甲醇、合成醋酸、甘氨酸等化工原料。液氨可用于生产尿素等多种化工产品。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生物能源行业状况
公司生物能源业务主要是烃基生物柴油(HVO)、生物航煤(SAF)等生物燃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全球生物燃料市场稳定增长,生物航煤需求显著提升。欧洲方面,《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I)2025年完成修订,推动欧盟对生物燃料的总体需求进一步提升。亚洲部分地区、国家正推动生物燃料掺混政策,需求显现。中长期看,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在减碳方面潜力巨大,是欧美国家坚定不移的推进方向。
欧洲ReFuelEU法案要求从2025年1月1日起在飞机燃油中添加生物航煤(SAF),2025年添加比例为2%,2030年添加比例为6%,2035年添加比例为20%,2040年添加比例为34%,2045年添加比例为42%,2050年达到70%。英国SAF强制性添加政策于2025年起正式执行,SAF义务将从占英国航空燃料总需求的2%开始,到2030年增加到10%,2040年增加到22%,生物航煤新赛道在报告期内已经开启。其他国家也正在积极制定或已经推出支持生物航煤(SAF)的生产和使用的政策框架、强制掺混目标或补贴计划。据IATA发布的信息,2024年全球SAF产量达到100万吨,是2023年的2倍。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牵头持续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并于2023年11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公司于2024年5月获批实施北京市海淀区及日照莒县生物柴油推广应用。2024年9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启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启动仪式,公司积极参与并完成阶段性供货。2025年5月,国内生物航煤“白名单”出口政策落地,为产品出口提供了执行依据。公司已向相关部门提交生物航煤(SAF)出口白名单申请,且已储备生物航煤海外客户。
公司在反应器设计、催化剂和级配、原料预处理等关键领域拥有多项独有技术,通过自有装置生产烃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多种产品;协同利用悬浮床、固定床、膨胀床多种工艺实现不同废弃油脂原料分级利用,综合加工水平位居国内前列。2025年,公司积极开拓非欧盟市场并取得成效,非欧盟市场销量显著增长,非欧盟市场范围呈现进一步扩大态势。
2、催化净化行业状况
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是公司催化剂和净化剂的主要市场。石油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炼油和化工两个领域,催化剂必不可少。当前石化新项目主要以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为主,覆盖石脑油制烯烃、催化裂解制烯烃、原油直接裂解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PDH)等技术。传统煤化工领域应用主要包括BDO、PVC、合成氨等;现代煤化工领域则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甲醇)制烯烃、煤(合成气)制乙二醇等。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24年底前完成五个以上重大石化项目建设,并规划推动现代煤化工项目布局,石化化工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带动催化剂行业快速复苏。
我国催化剂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炼油催化剂技术集中在少数国有大型企业。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催化剂产品不断丰富完善,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中小型生产企业逐渐涌现。产品类型方面,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重整、煤制乙二醇、烷烃脱氢及无汞催化剂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钌基催化剂在合成氨和氢能利用领域崭露头角。净化剂在不同应用领域里技术需求不同。天然气脱硫方面,提高脱硫剂硫容和回收率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高硫天然气井脱硫的有效措施,装置小型集成化、撬装化以及持续稳定的技术服务成为市场主要需求。
公司在催化剂和净化剂领域深耕近20年,在技术研发、技术引进、工业化生产和市场营销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子公司沈阳三聚凯特是中石油、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具有一定的行业渠道优势和市场影响力。公司具备长期稳定的研发资源、剂种工业放大能力、较强的市场推广能力。2025年,中国炼厂检修多集中在3至5月,上半年平均开工为81.27%,同比下跌1.85%,对产品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为应对严峻的市场挑战,公司持续加强市场开发,成功中标中国神华旗下加氢稳定催化剂项目等新客户订单。公司通过加强内部成本管控和配方优化,减少原料成本变化带来的压力,持续推进“容改需”等降本增效措施。
3、特色化工行业
公司特色化工业务主要包括新戊二醇、液化天然气(LNG)等产品。
2020-2024年,国内新戊二醇进入产能高速扩能阶段,而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逐步放缓。过去五年,新戊二醇新增产能21万吨,累计增长42%,2024年末全国产能已达到71万吨/年,而主要下游粉末用聚酯树脂行业需求增速放缓,虽然有部分新增产能规划但实际开工情况却不及预期。新戊二醇在3D打印PETG行业作为替代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出口方面需求出现增长趋势。但新戊二醇产能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供需失衡以及对原料端产生的影响,使行业盈利压力不断提高。2025年上半年,下游树脂和涂料行业逐步复苏,带动新戊二醇销量和价格增长,企业盈利改善。
液化天然气(LNG)在清洁能源替代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低于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是交通和工业能源领域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天然气供给主要包括管道气、煤制天然气以及进口天然气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2024年,更多接收站投产和中俄东线建设推进使得天然气供应更加充裕,天然气进口量增幅明显。国内LNG新增产能较多,产品供应充足,企业盈利空间收窄。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在生物柴油、能源净化、特色化工产品各个业务领域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体系。
1、生物柴油
(1)采购模式
公司烃基生物柴油(HVO)的主要原材料是地沟油、棕榈酸化油(POME)、酸败油等废弃油脂。原料采购主要由海新国际等下属企业负责组织与统筹,各企业根据原料来源和业务需求执行采购,山东三聚、海南环宇等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公司原料采购以市场为导向、各类计划管理为指引,按照充分调研、对标市场、招标比选、性价比优先的原则,以“长协+零购”结合方式,不断加强供应商管理、库存物流管理、质量管理、认证管理和资金管理,增强供货稳定性和价格优势,控制采购成本和风险。
(2)生产模式
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各类生物能源产品。公司充分发挥山东三聚装置和规模优势,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做好复杂原料加工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装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优化推进组织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加强人员健康和安全环保管理,引入外部专家指导改进,内部开展评选推优、岗位责任制大检查等,持续开展提质、降本、增效工作。
(3)销售模式
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SAF)目前的主要消费区域为欧美等国家和部分亚洲地区,国内市场尚在试点应用阶段。公司以海新国际为平台,通过各类展会、互联网、电话及实地拜访等方式开展产品海外销售。部分国内原料产出的产品通过山东三聚和海南环宇直接销售。
公司采用直销方式,海新国际根据具体业务的合作形式组织相应业务主体与客户签订买卖或委托加工合同,主要客户为国际大型能源供应商和大宗产品贸易商,产品当前主要出口非欧盟地区。公司持续加强销售团队建设,不断提升长协比例,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参考原油和柴油价格走势,以及生物柴油欧洲同期现货和远期交割价格,结合咨询公司价格信息,在原料和生产成本基础上,增加适当利润作为销售基准价格,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商务谈判后,最终确定成交价格。价格主要影响因素为原材料、欧洲市场碳排放交易价格、产品碳减排值(GHG值)、海运费波动、季节性调整等。
2、环保材料(催化净化新材料)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催化净化材料技术上进行了超过20年的持续专注研究,重点业务领域包括铁基净化材料、钌基催化材料、贵金属新型材料等,形成了材料研发、原材料采购、工业化大生产、产品销售、技术服务和循环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
(1)采购模式
催化剂净化剂业务产品原料种类较多,主要为各类贵金属、金属盐类、载体辅料等。公司采购以市场为导向,常年跟踪重点原材料的价格走势,不断完善供应商入库和评选机制。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提出的产品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发布需求信息,在合格供应商报盘间进行比选后签订采购合同。
脱硫服务业务在销售脱硫剂的基础上增加了设备采购和技术服务,其中设备采购由公司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比选招标,中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制造并供货。
(2)生产模式
催化剂净化剂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下游客户需求具有多品种、定制化的特征,需要在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原物料之间进行合理安排。产品销售部门签订的订单,经审核、统计后反馈至生产部;生产部根据客户需求、设备产能和物料组织情况来统筹安排生产计划,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具体活动和资源,完成生产计划。
脱硫服务业务涉及项目建设或设备租赁,以及剂种更换、运营维护、技术服务等内容,公司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和设备运行状况组织相应资源适时开展。
(3)销售模式
催化剂净化剂业务以沈阳三聚凯特为核心,以直销为主,主要市场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销售运营体系,涵盖需求挖掘,订单谈判、交货组织、回款跟踪、售后服务、客户维护等,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在保障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建项目以及老装置改造升级需求,并持续推动新产品投放市场。脱硫服务业务方面,公司在新疆、西南和美国建立专业团队或公司,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客户开发、项目建设、设备租赁、剂种更换和运营维护的模式。脱硫服务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脱硫剂为主的脱硫服务收费,业务涵盖剂种生产、剂种运输、现场装卸剂、脱硫项目运行管理和废剂处理。二是脱硫设备租赁收费,业务涵盖脱硫设备的设计、制造,设备的安全管理等。
催化剂净化剂业务和脱硫服务业务均按照与客户共赢发展的理念,突出市场导向作用,以成本为基础,结合符合当前市场条件且具有可行性的市场调研价格作为标准价格,具体成交价格按照“标准价格+溢价”的形式定价,溢价部分主要来自公司附加增值服务和客户特殊需求等。
3、特色化工及其他
该业务主要产品为新戊二醇、苯乙烯、LNG及液氨等,由控股子公司大庆三聚、全资子公司三聚家景负责组织采购、生产和销售。
(1)采购模式
大庆三聚新戊二醇的主要原料为异丁醛,苯乙烯的主要原料为粗裂解碳八碳九;三聚家景主要原料为焦化企业副产的焦炉煤气。生产企业按需就近采购,采购方式为询价采购、招标采购等,采购价格参照当地市场价格。
(2)生产模式
大庆三聚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销售订单情况、客户要求的特定指标,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大庆三聚新戊二醇产品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会根据上游原料供应情况储备一定的安全库存。
三聚家景是典型的焦炉尾气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对焦炉尾气进行净化、甲烷化生产LNG,并以富氢联产合成氨,根据上游焦化企业焦炉尾气供应量动态调整生产负荷。
(3)销售模式
大庆三聚新戊二醇下游客户遍布华东、华南地区,苯乙烯客户主要集中在大庆周边及山东等地,下游产业链比较成熟,需求较稳定。三聚家景LNG主要用于能源和燃料,液氨主要用于化工原材料,LNG和液氨主要在周边区域进行销售。上述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体系,涵盖市场开发、客户维护、产品定价、订单和回款管理等,各类制度及流程运行高效。
大庆三聚为直销模式,企业与达成成交意向的客户签署买卖合同,交付货物回收货款。三聚家景下游客户主要为当地各大加气站,并拥有自建加气站开展零售业务。
新戊二醇参考山东、华东地区市场价格定价。苯乙烯为大宗化工产品,销售价格参考市场价格。部分长期客户给予一定价格优惠。LNG和液氨在周边市场竞争较为有序,基本参照产品不同质量进行定价。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碳减排、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鼓励和强制添加政策是生物能源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行业特征来看,生产技术、原料采购、生产能力、销售渠道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尽管欧盟已将生物能源作为交通领域减排的主要措施,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导致产品销售和价格承压。长期来看,生物能源相较化石能源具备明显的碳减排优势,下游应用遍布水、陆、空交通领域,并可以向生物化学品延伸,前景依然广阔。生物航煤未被欧盟列入反倾销范围,且欧盟已经出台2025年强制添加比例为2%的法定要求,推动生物航煤(SAF)产业发展。
公司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推动主要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生物航煤供应中航油集团,产品正式应用于中国航空领域。公司通过成立公关组协同推进采购体系优化,以培养战略供应商结合长协采购方式保障原料供应,原料分级采购体系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抽样、检验耗时更少,效率显著提升。山东三聚高凝装置6月运行创历史最高月均负荷,天然气、电等能动成本显著降低。
剂种开发、工业放大、市场开发能力仍然是催化净化业务业绩核心驱动因素,尤其是近年轻烃催化裂解,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绿氢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高性能复合催化剂等技术不断创新。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引进与联合开发、工业化放大和渠道优势,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复苏节奏,在夯实主营产品基础上,加快推动丙烷脱氢、蒽醌加氢、甲烷化等新产品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开发,夯实业务增长基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紧紧围绕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方向,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动力,建立了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石化联合会技术创新示范单位、“十三五”中国石油化工“绿色发展典范”。公司多项核心技术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石化联合会专利奖等荣誉。
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来自于石油化工、煤化工领域的大型企业,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公司拥有完善的市场团队和广泛的客户资源,与众多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是中石油能源一号网、物资装备网成员,是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公司曾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核心人员辞职、特许经营权丧失、重要无形资产发生不利变化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一)核心技术及工业化成套产品
1、新型生物燃料生产技术
公司依托核心催化剂,以自主开发的悬浮床工艺和改进的固定床工艺作为核心转化单元,以各种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开发了生物燃料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中,烃基生物柴油(HVO)是公司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浮床加氢技术和改进的固定床加氢技术,以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加氢脱氧、脱羧基和脱羰基等反应进行生产,该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稳定运行。该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广、预处理工艺简单、反应温度均匀稳定、能耗低等优点,生产的烃基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品质优异。
公司还成功开发了由高凝烃基生物柴油经异构化生产低凝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的成套技术,并具备专用催化剂生产能力,子公司山东三聚生产的航煤组分符合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
2、劣质重油MCT悬浮床加氢技术
MCT悬浮床加氢技术是一项通过高温、高压、临氢反应,加工劣质、重质原料以获得更高轻油收率和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的先进技术。它采用公司研发的催化剂、工艺和核心装备,在悬浮床反应器内进行气、液、固三相态的混合裂化和加氢反应,可以把煤焦油、渣油、催化油浆、油砂沥青、高杂质超重稠油等重劣质原料转化为洁净的汽油、柴油、蜡油以及化工原料。轻油收率比延迟焦化等传统工艺提高20~30%。
应用该技术的工业示范装置已经成功加工了全馏分煤焦油、新疆环烷基高钙稠油,中间基减压渣油和催化油浆等劣质重油原料。加工煤焦油转化率达96~99%,轻油收率92~95%,加工稠油和渣油转化率达90%以上,轻油收率88%以上。
3、先进催化材料的研发和制备技术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催化净化材料技术上进行了超过20年的持续专注研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铁基净化材料、钌基催化材料、炭基新型材料等,形成了材料研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循环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开发出了铁酸钙、磁性氧化铁、无定型羟基氧化铁等一系列先进脱硫材料,以及悬浮床加氢催化剂、钌基低压氨合成催化剂、费托合成系列催化剂、醋酸一步法加氢制乙醇催化剂、氢气纯化系列催化剂等。
公司持续研发的铁基净化材料和专用脱硫剂等系列产品,具有硫容高、寿命长、可再生等优点,降低了脱硫成本,可使资源回收再利用,产品具有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公司核心催化剂产品是公司核心工艺技术的开发基础,包括MCT悬浮床加氢技术、生物燃料生产技术、低压氨合成技术、费托合成技术等。
4、低压钌基氨合成技术
低压钌基氨合成技术以新一代钌系氨合成催化剂为核心,相比传统的铁基氨合成催化剂,能够在反应压力更低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氨合成单程转化率,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减少维护费用和提高安全系数。该技术既可用于新建合成氨工厂,也可广泛用于现有合成氨企业的节能增产升级改造。
5、费托合成技术
钴基费托合成技术主要利用煤、天然气或者生物质转化生成的合成气,生产高品质的溶剂油和合成蜡。钴基费托合成的溶剂油,与石油烃类溶剂油相比,沸程范围窄,溴指数低,是具有“无硫、无氮、无芳烃、无色、无味、无毒”的新型环保产品。公司与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钴基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煤焦化、气化等关键技术和系统技术,形成了分布式、灵活机动、适应性强的费托合成技术。通过该技术生产的合成蜡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窄馏分等特殊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钴基费托合成相关技术目前仅有国外少数公司掌握,相关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
(二)专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11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9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685件,其中,发明专利555件,实用新型130件。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