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旅游的三大误区

来源:证券时报 2019-08-14 07:30: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潜河流韵】

随着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旅游者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对项目本身的质地也会越来越关注。

储著胜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的强化,人们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广受各方欢迎的休闲项目。

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拥有文化资源的各地政府与企业,近年来都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与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居民精神生活的满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文化旅游业由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资源所在地的政府与企业也大多收获满满。

不过透过繁荣的表面,仔细观察一下当前的文化旅游业,会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其一,为了增强影响力,不惜弄虚作假。文化旅游靠的是文化资源,资源的文化内涵、历史深度与社会知名度直接决定着其影响力。一般来说,历史越悠久、文化越独特、涉及的人与事件层级越高、社会知名度越广,文化资源的价值就越高,影响力也就越大。另外,文化资源影响力的大小与宣传推广也有着直接关系。

正因为这些方面与文化资源的影响力高度相关,所以一些地方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旅游,不仅在宣传上步入了歧途,如过度包装、大肆渲染,甚至弄虚作假、编造故事等,还人为炮制历史遗迹,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文化项目来。某个历史人物几地同时争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表面上看这种添油加醋甚至凭空捏造的方式,能够使本地文化资源内容更丰富、层级更高端、影响力更大,但实际上,以假当真只能热闹于一时,社会公众广为知晓后,许多较真的人就会因反感、厌恶而抗拒。

其二,眼前效益至上,过度商业化运作。各地发展文化旅游业当然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但如何追求才正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些地方不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只顾眼前利益,于是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时,就出现了过度商业化运作的现象。

商业化运作过度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喧宾夺主,即让最为核心和根本的文化资源被淹没在一片商海之中,这于真正对文化资源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困挠。时间一长,当商业的喧嚣过去以后,客户资源的持续吸纳就成了问题,这对当地经济发展反而会形成不利影响。比如湘西凤凰古城就存在这一问题: 林立的酒吧与各种小店,使古城完全失去了原有的质朴模样,从长远来看,未必对其发展有利。更好的模式应该是将商业安排在外围,古城本身则尽量保持其原貌。这样其生命力可能会更加持久、更加旺盛。

其三,盲目追赶潮流,丧失自身特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追赶潮流是人的一种习惯。对于文化旅游业来说,追赶潮流尤需慎重,因为文化资源往往具有长久的存在价值,它们之所以经历数百、数千年而不朽,关键就在于其独有的内涵与历史积淀。而潮流是不断变化的,盲目追赶潮流就有可能使文化资源逐渐丧失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并随着潮流的不断变化而变得面目全非。

文化资源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独特内涵,外在的装饰再美都提升不了其内在价值,有时候反而有可能损害甚至毁灭其内在价值。很多古建筑被翻修一新而受到人们的激烈批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新的例子是四川乐山大佛翻修后被广大网友吐槽。因为经过翻修,大佛面貌新是新了,可原来的那种历史沧桑感和岁月侵蚀的味道就彻底没有了。

文化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大发展期间难免鱼龙混杂,一些地方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能够胜出,不惜采取一些短视的举措。随着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多,旅游者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对项目本身的质地也会越来越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缺少文化内涵而靠弄虚作假装点门面、因过度商业化而使文化本身受到遮蔽、盲目追赶潮流而丧失自身特色,这类文化旅游项目都将会逐渐丧失吸引力。对此,这些项目所在地的政府与企业尤需引起警惕!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