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趋势策略 - 正文

企业财务特征系列研究:从商誉角度看企业信用风险

来源:光大证券 作者:张旭,刘琛 2018-07-19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商誉

商誉,是指购买成本超过购买方在交易日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那部分,是购买方为了取得未来经济利益所作的支出。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才能形成商誉,自创商誉不得确认。商誉形成时,会同步增加负债或权益(或是两者同时增加);商誉减值时,仅抵扣所有者权益,不可能带来负债的减少。商誉减值一旦确认,即不得转回-商誉只减不增。

我国资本市场商誉的特点

从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来看,2015、2016年的并购潮之后,商誉占净资产比例超过20%的上市公司大幅增加。传媒、电子、通讯、医药、休闲服务这五大行业的商誉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部分企业的商誉占权益比重甚至超过100%。

过高商誉背后的信用风险

债务负担被低估。虽然商誉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记录,但商誉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资产,实际上无法单独出售或者变现,无法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并不能用于实际的债务偿还。在账面商誉未被减值之前,投资者在考虑企业整体的资产结构时,需要将商誉的特性纳入考虑范畴。如果将商誉剔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则会增加,也就是说按账面资产负债率来看,企业的债务负担被低估的。 增加业绩的不确定性。实务中,确定当期商誉是否进行减值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商誉减值会扣减企业当期利润,因此企业往往有动机将商誉减值延迟(集中)体现。如果商誉减值一次性集中体现,将可能使得业绩波动幅度较大。

总结

商誉伴随着外延式并购所产生,我国资本市场商誉快速上升产生于2015、2016年的并购潮,且主要集中在轻资产行业。 高商誉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债务负担被低估,主要体现在账面资产负债率低于实际资产负债率。同时,由于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商誉减值损失可能会在将来某个时间点集中释放,进一步增加了企业业绩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被并购标的获得超额盈利的难度增加,商誉减值风险加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