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重拳”让楼市妄人长记性

来源:证券时报 2017-03-01 10:55: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环宇杂谈】

当下认为政策在“十九大”后松绑、楼市“小周期”、货币依旧宽松支持房价的投机妄人不在少数。

李宇嘉

花相似、人不同。每逢楼市回调,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比如呼吁救市的,鼓吹风险的,报道跑路烂尾的,等等。房价从5万元回调,显然与2万元回调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问题更加骇人。近期,有关深圳楼市投资客高位套现、资金链紧绷、杠杆高举高打,甚至动辄降价10~20万抛售等等新闻很多。不管是业内人士,或是普通吃瓜群众,都有点人人自危的感觉。

被刷屏的数个网文,有几个共同特点。如用几十万自有资金,撬动上千万、几千万房屋资产,弹指一挥间,妥妥的财务自由;比如借助加按揭、转按揭、借名额等方式,将杠杆玩弄于股掌之间,限贷和限购在他们面前就是“马奇诺防线”;再如,每月数万元至20万元的月供,也不至于让人崩溃,资金腾挪轻松便利,大不了降价卖一套。再说,经济这么差,放松调控在前方,不能倒在黎明前。

2015年反复操作了17次,2016年操作了4次,2年内将100万的投入做到5000万的盘子。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笔者咨询了很多业内人士之后,还是理不清这位高人“股票般”的操作周期和套现手法,更不清楚这位高人是有何等的肾功能和睡眠质量。不过,笔者现实中接触过很多职业炒房客,操作三四套房的很普遍,我们姑且信其有,并将其作为炒房客中的“妄人”吧。

2015年以来的房价暴涨,最大的特点就是财富效应太诱人。试想,不到2年,房价翻了一倍,“三期叠加”的经济形势下,谁还去拼死拼活去创业、起早贪黑地工作呢?职业炒房的人越来越多,就连上市公司也未幸免。据悉,很多家上市公司一年利润不足一套学位房。去年,有报道某上市公司卖掉2套房子,居然实现“保壳”。就连新兴企业也开始不务正业地涉足房地产了。

近期房价下跌了,但跟油价一样,下跌如滴水,上涨时如火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16年10月调控“出炉”到现在,打压未停止过,但今年1月份领跌的深圳仅仅下跌了0.5%。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城市二手房价还在上涨。曾记否,2016年房价大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价格指数显示,当年1月北京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上升1%,深圳上升4%,合肥上升1.5%。

毫无疑问,调控取得了明显绩效,但无论从抑制资产泡沫,还是让资金回归实体的调控本源看,或是遵从大涨后必有回落的市场规律,热点城市的房价都应该有实质性的回调。想想,2015年以来的暴涨,并无多大基本面的支撑,居然翻了一倍,其中的泡沫可想而知。但问题是,当下认为政策在“十九大”后松绑、楼市“小周期”、货币依旧宽松支持房价的投机妄人不在少数。

因此,去年10月以来,调控此起彼伏,从未停过,这一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近期网文报道的投资者高杠杆操作、高位套现、资金链紧绷等骇人的问题不需要紧张。首先,银行没有“零首付”贷款,房贷也没有衍生化。所谓的金融风险,仅限于集中在少数几个热点城市的炒房行为上;其次,即便这些妄人资金链断裂,也是其咎由自取,不思努力工作,盲目实现所谓“财富自由”的代价。

目前,调控“两分法”基调已明确,合理需求和三四线楼市,该支持的还要支持;热点城市的投资和投机炒作,“防火墙”正在一步步搭牢,严防资金违规进入。若市场调整的预期继续存在,资金链继续紧张下去,那些胆敢场外“加杠杆”、非法“加杠杆”的投机妄人必然撑不住。风险是可控的,也是必须要承受的,否则对踏实工作、忠于实体的企业和个人不公平。更重要的是,要让血的教训打破十年来形成的、深入骨髓的惯性思维,即政府托底、房价长期上涨。让楼市妄人“长记性”,这才是调控的“一记重拳”、“一记准拳”,也才能抑制资产泡沫,让资金回归实体。

(作者供职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