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发射的三座大山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02-27 11:31:0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51

钟柳

1月10日,中国首家商业航天基金正式成立,由科工集团公司、资产公司、三江集团联合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建立计划总规模100亿元,已实际认缴资金25.8亿。这改变了一直以来仅有风投资本介入的局面,标志着商业航天投融资生态演进到新的阶段。

不容乐观的是,处在萌芽阶段的商业航天,仍受诸多壁垒制约。尤其对于航天发射环节,一直以来以举国之力完成,完全垄断市场,同时也是产业链条中最为高风险和高投入的一环,民营企业若想真正生存下来需翻越三座大山,分别是供应链、资金和发射准入许可。

就发射准入许可来说,目前在军民融合政策背景下受到国家支持,但具体审批和准入流程有待完善。如航天科工集团的快舟火箭公司,从申请许可、研制到首飞成功的八个月内,依托航天科工四院的科研资源,有成功发射记录以及商业订单,在发射准入方面得到了国家许可,甚至是大力支持。

但情况在不断改善。政策部门在航天发射流程方面不断推进。积极制定服务价格,包括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租用不同时长的火箭,以形成公平的企业准入机制。各部委正积极分析商业航天生态圈的运作过程,围绕供应链各方面的问题,利用监管政策逐步推进。

第一座大山是供应链。我预计民营火箭市场未来必将出现价格战,成本管控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作为卫星的发射载体,火箭公司应用方向比较集中,未来必然实现批量化生产,提供低成本火箭发射服务。火箭制造公司能否打通供应链尤为关键。

目前,对于供应链聚合方式,一些民营火箭公司往往采用合理利用体制内资源的方式,但若不掌握核心技术,很难降低成本,因为核心零部件很难采购,便容易被卖方要高价,难以降低成本。

办法是民营公司以集群形式完成火箭制造,以相互合作方式形成完整供应链,这极大考验了火箭研制企业的资源聚合能力。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公司涌入火箭制造的核心部件市场,针对某个火箭部件进行研制,作为产业链的一环,将是一个风险相对较低的市场。

第二座大山是资金。航天发射的高风险在于要不断承受发射失败的成本,因而强劲的资本支援是必须的。即便spacex拥有如此强大的运营团队,也不免经历多次火箭发射失败,而该公司之所以仍然能稳定运营,背后正是创始人马斯克以及投资方巨额资本涌入。

这需要民营火箭发射企业有强大的资金准备。而在中国,航天更是一直以来的举国体制,由国家作为资金支撑才得以经受多次发射失败迎来成功案例。

融风投资金容易,融产业基金较难。一个问题在于,现有的风投级别资金远远不够,如此强大的资金考验,让民营公司更加呼唤产业级别基金。航天投融资一直以来以风投为主。自2015年以来,风投机构逐渐活跃,对商业航天态度积极,总体形成了几亿的投资规模。但对火箭制造的资金支持远远不够,走过天使轮后,公司几乎每轮融资都需要几个亿规模资金。

棘手的是,民营公司很难得到产业基金信任。一贯的保守与谨慎,让产业基金更为看中公司是否有成功的发射记录以及商业订单,仅用公司财报和盈利模式很难取得资本信任,走过天使轮的民营公司,越往后融资越艰难。

第三座大山是航天发射政策需进一步完善。一直以来服务政府和科研院所,对于民营公司的政策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一直以来的国家立项形式,国防科工局和工信部等部门都有明确依据和审批流程,当商业发射用户首次出现在他们视野内,他们表示支持,但并没有具体监管和审批流程。

目前,作为民营公司的发射用户,与发射场暂时无法形成商业关系。情形或有所转变。未来的一种可能是,建立商业发射场的民营公司,作为产业链的新环节涌入产业,重构产业链,而发射场由政府监管规范。这将成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而决定民营企业能否涌入的,是监管层对发射场资源开放的程度,以及发射场服务能否形成一定盈利模式。

三座大山在前,但民营公司仍有重要优势,即开拓市场和挖掘航天应用。目前,商业航天下游市场有待开拓。真正的蛋糕在于卫星应用,应用市场份额占据约70%,其余占据30%的部分是卫星制造和火箭制造。

若将商业航天的蛋糕做大,更多在于盈利模式和市场开拓,有了盈利模式,挖掘更多市场需求,才可能吸引资金大规模投入进来。目前民营卫星市场,还属于传统商业航天市场,包括导航、遥感及通讯,导航市场一直以来多为国家任务,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而市场化程度相对高的遥感并没有完全形成商业模式,目前部分企业正在探索,通过发射遥感卫星,然后向企业出售遥感数据。

可喜的是,很多初创公司在积极挖掘传统市场以外的新价值,包括九天卫星和天仪研究院,都探索出了一定的商业模式和下游市场。

要想让航天产业靠市场力量发展起来,需要国家队和民营公司双方发力,各自发挥优势。对比一直以来的航天产业,将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是国资背景的企业的主要优势,将卫星和火箭进行完善的供应链生产。同时,民营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应用拓展能力,为航天产业开拓更多蓝海市场。

(作者系航天科技产业研究人员,本报记者沈怡然采访整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