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 “一带一路”提供巨大市场机遇 高楼也可以“走出去”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王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能够推向海外的不仅是高铁,还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结构摩天大楼,而走出去的前提是要认真研究风险把控。

本报记者 靳颖姝 北京报道

承建过央视新大楼和广州西塔的公司中建钢构,5月18日宣布中标马来西亚新地标吉隆坡塔项目。该塔地上高度424米,刷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高建筑纪录。

26日下午,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在人民网“对话新国企”访谈活动中,与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就国企科技创新、钢铁行业去产能等话题展开对话。在随后专访中,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不仅有高铁推向国外,还有高楼也可以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向海外。”

钢结构建筑助力化解过剩产能

中建钢构是央企中国建筑旗下以钢结构建筑工程为主业的子公司。截至2015年,中建钢构已连续4年登上中国钢结构企业30强的榜首。5月14日,中建钢构在行业大会上被授予全国首个产量过百万吨、产值过百亿元的“双百”建筑钢结构企业。

26日下午,站在人民日报新大楼19层落地窗前,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指着不远处的央视新大楼说:“央视这个楼就是我们承建的项目,它旁边另外那两座正在建的高楼也是。”

王宏称,中建钢构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1985年,中建钢构拿到了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工程项目——深圳发展中心。“当时高度才160多米,那时候,国内的钢材供应都不能自给自足要靠进口。”王宏感慨,这30多年来,北上广深这几个大城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的高度也不断从200米刷新到600多米。

对于中建钢构承建过的地标建筑,王宏如数家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中国已建成的最高建筑;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主楼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钢结构办公楼和中国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此外,中建钢构还在深圳地王大厦和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施工中先后创造了“两天半一层楼”和“两天一层”的世界高层建筑施工新纪录。“我们现在正在深圳建设的平安大厦高度600多米,相当于200层楼那么高了。”

谈到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的钢铁行业去产能话题,王宏则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去产能不仅要做减法,也需要做加法。”他认为,尽管现在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但其实用在钢结构等建筑上的用钢量仅占总量的不到6%;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30%左右。如果说中国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这一比例也达到30%的话,按8亿吨总产量来算,那就是2亿吨的钢材,可以有效缓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去产能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确实要淘汰掉一些低附加值的产能,增加一些高强钢、优质钢的产能,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如何增加、拓展钢材的消费使用。”

“转型升级、改革肯定是有阵痛的,想一下上一轮国企改革,我们当时是壮士断腕的决心才推进了一轮国企的关停并转,才有了后来国企今天的成绩。但我也要强调,去产能与就业、民生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淘汰一部分落后企业和产能,是为了产业更好的发展。只是在落实执行的时候,安置好富余人员。”

事实上,面临困境的不仅是“傻大黑粗”的钢铁产业。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产行业也进入深度调整期。包括钢结构在内的传统建筑业正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再定位和转型升级的挑战。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钢结构行业整体增速17%,但2014年增速就开始放缓降至12%。在专访时,王宏并未深入谈及建筑行业的困境。但在中建钢构今年2月召开的2016年工作会议上,王宏曾发言称,“‘十三五’时期,中建钢构面临的内外部条件均已发生深远甚至根本性变化,要全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转型升级。”

王宏表示,未来中建钢构的发展战略,不再仅仅是承建摩天大楼追求高度和速度,而是要顺应变化的市场和产品趋势,对接中国城镇化发展,在二三线城市承建更多大众化的建筑,服务更为广泛的平民大众。

“一带一路”提供巨大市场和机遇

随后,王宏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中建钢构近年来在海外的发展战略。

王宏介绍,过去30年,钢结构行业可能是以引进来为主。但未来30年,应该是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重心。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筑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国门的央企,早期是以援建任务“走出去”的。第二个阶段才开始在海外进行市场化竞争。

2015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约1.7万亿元,营业收入8806亿元,净利润260.6亿元。其中,海外订单累计额历史性的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37.2%。在“一带一路”沿线覆盖的65个国家里,中国建筑已涉足41个。而中建钢构也是随着中国建筑的大船一起出海,目前业务范围遍及东南亚、中东、非洲、澳大利亚、北美等数十个国家(地区)。

此前,中建钢构在中东地区承建的300米高的科威特国民银行,一度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高建筑。但5月18日,中建钢构最新中标的马来西亚新地标再次刷新了这一纪录。

王宏认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国内建筑、工程等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机遇。“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地区对基础设施、建筑等方面都有巨大需求,刚好可以与国内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但王宏也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投资接项目也是有风险的。

据王宏介绍,他早年曾在巴基斯坦有5年驻外工作经验,也曾去过不少 “一带一路”国家考察。他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自然条件艰苦,在这方面首先要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而宗教文化、技术标准、语言、经济水平等方面的挑战同样不能小看。走出去的前提是要认真研究风险把控。落实在具体工程项目上,则必须认真研究技术、商业条款等,有选择性,根据企业特点、能力去做项目。

采访最后,王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能够推向海外的不仅是高铁,还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结构摩天大楼。尽管目前还面临着标准制定被欧美垄断、海外风险等挑战,但只要企业紧跟市场脉搏,不断用科技创新产品和模式,未来海外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去年10月26日,中建钢构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签订了“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总协议。对此,王宏表示,这为中建钢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在2016年工作会议上,王宏给中建钢构设定了新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结构产业集团,确保到2020年,集团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比2015翻一番以上。”

(编辑:张伟贤,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angwx@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