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合光能一季度净利润下降七成 今年组件出货量目标为80GW至90GW)
4月25日晚间,天合光能(688599)披露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3.92亿元,同比增长33.32%,净利润55.31亿元,同比增长50.26%。
2023年,天合光能合计组件出货量为65.21GW。公司电站项目开发和销售取得超预期增长,其中风光储项目指标获取量超6.2GW;分布式业务稳定高速发展,市场占有率在全行业排名前二;支架业务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出货量超9.6GW;智慧能源端,储能舱及系统销售突破中国、欧洲、亚太、北美、中东非、拉美六大区域市场,累计出货近5GWh。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天合光能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大功率210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大幅提升并得到市场认可;自产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进一步降低公司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特别是随着供应链端,硅料产能瓶颈消除,自产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进一步降低了组件产品的综合成本,公司的N型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凸显。
天合光能表示,尽管在下半年面临行业供需关系变化、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公司持续发挥了全球化品牌、渠道优势以及在经销分销市场的优势,使得公司光伏产品业务快速发展,光伏组件、支架以及分布式系统销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
天合光能还在年报中披露了2024年的主要目标,产能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产能为拉晶55GW,切片55GW,电池75GW,组件95GW;2024年底,计划拉晶年产能达到60GW,切片年产能达到60GW,电池年产能达到105GW;组件年产能达到120GW。另外,公司2024年度组件出货量目标为80GW—90GW。
行业竞争加剧是光伏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在年报中,天合光能也分享了诸多对行业趋势的看法。
公司认为,近些年光伏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依靠资金、技术、成本和渠道优势,不断扩大规模,纷纷进行扩产或围绕行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行业资源向少数光伏企业进一步集中,使得光伏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行业产能的扩产及技术进步,光伏产品价格逐步降低,光伏企业在成本管控及产品性能上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此外,近年来部分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海外新建产能并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剧了海外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产业链的加速淘汰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市场布局的加快将使得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向好,部分原本面临市场淘汰的企业开始恢复生产,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提升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地位,纷纷加快产能扩张步伐,导致市场新增及潜在新增产能大幅增加。天合光能表示,若未来下游应用市场增速低于扩产预期甚至出现下降,上述产能扩张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不合理下跌、企业盈利下降,因此,光伏行业可能面临竞争性扩产所带来的产能过剩风险。
天合光能认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出现价格大幅下跌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产业正常的扩张/收缩交替运行的周期以外,还有其他非周期性因素起到了一定放大作用。一是光伏行业正在经历N型技术产业化的迭代,所以形成了新、老技术的产能同时存在的状态。二是2022年,欧洲天然气的供给和价格受到一些外部冲击而大幅波动,间接带来欧洲光伏需求脉冲式大幅增长,拉长了彼时整个光伏行业供不应求周期的时间区间,也就拉长了产业链价格在高位维持、厂商扩产意愿高涨的时间区间。
“在这两个非周期性因素的驱动下,本轮周期下行时的价格下降显得较为剧烈,但这些因素也是结构性、阶段性的,不改变产业的长期前景和均衡状态。”天合光能说道。
不过,展望未来,天合光能认为,光伏行业会越过周期底点,供需关系得到改善。特别是在供给侧,在竞争激烈、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存量落后产能有望经历一轮出清,技术工艺老旧、管理能力不足、销售服务落后的企业产能会持续退出,长远来看,优胜劣汰有利于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事实上,一同披露的一季报已经反映出行业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37%和70.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91.51%。
针对一季度业绩,天合光能表示,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影响,公司组件产品售价同比下降,光伏组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时,本期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期末库存备货增加,对应采购现金流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