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安达智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安达智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安达智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主营业务为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智能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属于“C356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属于“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3569其他电子专用设备制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产品属于“2.1.4智能加工装备”中的“智能基础制造装备”。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可以广泛应用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电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工控及通信等多个领域。

  1、行业基本情况

  (1)公司主要产品行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产品为流体控制设备。流体控制设备,是指通过运动算法与结构设计,实现对包括工业胶水在内的多种液体的精准控制,从而进行点胶、喷涂、灌胶等多种工艺加工。流体控制设备可应用范围较广,但不同应用领域对设备的精度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红胶系一种工业用胶,其黏度较高,因此对加工温度等要求较高;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系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半导体封装工序的重要电子器件。

  公司生产的流体控制设备属于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和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和半导体领域的SMT电子装联、FATP后段组装的点胶和TP触摸屏涂覆等工序,具体重点覆盖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市场。

  (2)公司所处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及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基本情况

  电子专用设备指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进行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封装等环节所需的专用设备。智能制造装备是在传统电子专用设备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算法、通讯技术等,实现智能规划运动轨迹、高精度运动控制和智能生产等功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升级的关键,并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半导体、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

  从应用领域划分,智能制造装备包括半导体加工设备、汽车工业加工设备、消费电子生产设备等,因应用的领域或生产环节不同,智能制造装备种类较为多样化。此外,即使是用于同一领域产品生产,不同工序环节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智能制造装备,如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所用的智能制造装备包括锡膏印刷机、点胶机等SMT设备,和FATP后段组装设备等多种类型。

  (3)公司与上下游的关联性

  公司所处行业上游为电子元件和结构件的生产制造,以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组装。以公司生产的点胶机为例,公司为进行设备生产,需采购或自行生产的零部件和配件包括工控机、定子、转子、光栅和钣金件等。

  下游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应用领域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新能源、半导体和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从客户类型来看,包括消费类电子品牌商、EMS制造商等。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向高精度、智能化发展的今天,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必备条件和关键环节,而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水平更是下游制造业突破工艺和产能限制的关键技术瓶颈。

  2、行业发展情况

  (1)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精度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全球工业水平的提升,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向着高精度、低功耗、高效率等方向发展。产品精度的提升,一方面对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要求提升,部分工序无法继续以人工方式进行,需以电子专用设备替代;另一方面对加工所用的电子专用设备的性能和参数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随着电器元器件向微型化方向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要求亦在不断提升,在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亦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全球制造业分工进一步深化

  国际贸易局势近年来不断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东南亚地区自身谋求制造业发展陆续提供政策支持等因素,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呈现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

  全球制造业布局的变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挑战,要求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面对全球化分工进一步深化对国内订单量产生的冲击。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经历早期的快速扩张,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发展主要推动力逐步从规模红利转向产业创新和转型增值,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

  一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固定资产投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近年来实现了产业链升级,从机构件、功能件加工,逐步向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使得电子专用设备采购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且由于产业链升级,电子专用设备必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下游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对生产线柔性化需求提升

  在通讯技术、芯片制程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使得电子信息制造业需不断改变生产工艺,对电子专用设备的柔性化需求提升。通讯技术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5G技术于2019年正式商用,未来几年,5G技术将成为众多下游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生产工艺升级的关键动因,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带来新一轮的需求爆发。

  此外,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的速度加快,对生产工艺进步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工艺变革,必将带来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但目前智能制造装备普遍存在定制化程度高的特征,因此,生产工艺的迭代对生产线的柔性化需求不断加大。

  (二)公司主营业务的情况说明

  1、业务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设备等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等离子清洗机、固化炉和智能组装机等在内的多种智能制造装备,可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半导体等多领域电子产品的智能生产制造,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生产的关键核心装备。

  历经多年发展和技术积累,公司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积累了包括高精度点胶技术在内的12项核心技术,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发、精密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技术平台,依托一体化技术平台,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已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交付速度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已与包括苹果公司、立讯精密(002475)、歌尔股份(002241)、广达、比亚迪(002594)、台达集团、宁德时代(300750)、闻泰科技(600745)、捷普等在内的一系列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帮助其在点胶、涂覆、等离子清洗和组装等多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

  2、主要产品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2009年推出选择性涂覆机,2010年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全自动多功能高速点胶机”,随后相继推出包括点胶机、涂覆机、等离子清洗机、固化炉和智能组装设备、ADA智能平台等在内的多种智能制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形成了当前以高端流体控制设备为核心、覆盖多道工序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1)流体控制设备

  流体控制设备主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喷墨机和灌胶机等。流体控制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半导体等领域产品的SMT电子装联、FATP后段组装的点胶和TP触摸屏涂覆等,以实现电子产品的贴装和部件组装。

  (2)等离子设备

  等离子设备主要有真空等离子清洗机和常压等离子清洗机,用于清洗FPC、PCB、半导体引线支架、玻璃和各种手机零部件等表面有机物,以提高产品表面附着力,从而提升产品可靠度。

  (3)固化及智能组装设备

  固化设备包括红外固化炉、紫外固化炉和热风固化炉,主要用于产品完成点胶或涂覆、灌胶或打印等工序后的固化或烘干。智能组装设备主要用于零部件贴装和组装,如贴装、插装、锁付等工序,包括上料机、下料机和传输设备等其他设备。

  ADA智能平台是在通用机架的基础上搭载主机模组形成一个通用平台,再在通用平台基础上上搭载不同的功能头模块、供料模块、输送和校准模块以快速形成一台智能平台设备,实现给什么工具和物料就能完成相应的工序工作,如点胶、涂覆、组装、等离子清洗、锁付、视觉检测等。实现了对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及硬件的模块化设计,使各个功能模块均可独立控制、独立装配和灵活拆卸。ADA智能平台的“智能”体现在设备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功能。能有效解决制造业设备不通用、故障排除时间长、操作技术门槛高、换线转产不灵活的行业四大痛点。

  (4)配件及技术服务

  公司为保障客户生产线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相应的配件及技术、运营维护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智能制造装备的操作培训、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分析、设备改造升级等,贯穿了客户智能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有效提升客户黏性。

  (5)柔性生产解决方案

  ①传统的柔性生产解决方案:除单一设备外,公司还可为客户提供应用于PCBA加工、3D玻璃和手机组装等领域的柔性生产组合方案。以PCBA板涂覆解决方案为例:该生产线以iCoat3系列涂覆机为主体,配有自动升降机、接驳台、UV检测台、UV固化炉等装置;此外,PCBA涂覆生产线还可选择双机(涂覆机)双炉等定制化方案。因涂覆所用胶体流动性相对高,成套生产线可减少胶体流动,最大程度保证加工工艺稳定性。

  ②ADA智能平台设备的柔性生产解决方案:ADA智能平台可以单机生产模式,亦可以多机连线的生产模式。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产能需求与排线平衡,公司ADA智能平台可以为客户自定义布局模组,不同工作站选配不同功能模块,或与人工位或与其他专用设备混搭结合使用,能实现产线的无限扩展,为快速搭建大型生产线提供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搭载LMES系统实现离线排产、离线编程、离线生产等,有效解决制造业设备通用性低、故障排除时间长、操作技术门槛高、换线转产不灵活的四大行业痛点。

  (三)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已建立覆盖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业务模式,依据对产品的前期研发投入、生产成本等因素制定产品价格,通过向客户销售智能制造装备、提供配件及技术服务实现盈利。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生产计划和研发需求,下达采购订单。此外,公司亦会根据与客户沟通的预测订单安排批量生产,并依此提前采购一部分通用物料,以满足生产排产的领料需求。公司采购的物料以标准化零配件为主,此外还委托部分供应商进行部分五金件和机加件或电气件的简单加工,公司向其支付加工费。

  3、生产模式

  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对少部分附加值较低的钣金件、机加件和电气件的简单加工,以委托加工方式进行。在生产组织方面,公司的生产计划主要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告知的订单预测情况执行,公司会通过与客户深入沟通,充分了解主要客户当年度的预计产能需求,并根据客户生产计划着手开始进行材料采购、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计划均衡分配、按时完成、准时发货;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产品在标准设备的基础平台上,通过加载功能模块、变更关键核心零部件或优化运动算法等方式,即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工艺需求。当客户有特殊的工艺需求时,公司亦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分为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建立了“三层”研发体系。其中,基础研发由研究院牵头,主要负责基础模块建设、核心零部件研发;研发中心则负责基础平台搭建、软硬件平台整合;应用研发由事业部中心牵头,负责针对市场及客户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进行产品的应用研发,解决客户现场的应用问题。

  5、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以直接销售为主,直接向苹果公司、立讯精密、广达、富士康等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品牌商和代工厂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并为其提供零配件和技术服务。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技术

  公司经过持续多年研发投入、技术沉淀积累及升级叠代,一直围绕着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所需跨学科交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累了包括高精度点胶技术、3D曲面精密喷涂技术在内的12项核心技术,形成了核心零部件研发、精密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

  公司的核心技术的基本情况如下:

  (二)核心技术介绍及其先进性表征

  (1)高精度点胶技术

  高精度点胶技术是公司点胶机设备的关键技术,集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三大核心技术领域于一体,实现了高精度、高速度和高一致性点胶,并可广泛适用多种胶体、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工艺需求。

  ①高精度点胶

  通过十步校准、调幅结构设计和视觉定位等方法,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点胶软件和视觉定位系统等运动算法技术,实现对点胶平面位置、胶阀高度、胶阀出胶量的实时校准。最小点胶直径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喷射式点胶阀最小点胶直径可达0.2mm,是得以实现高精度点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公司的点胶机X/Y轴定位精度最小可达0.015mm,重复精度可达0.01mm,总胶量误差可达±5%以内。

  ②高速度点胶

  点胶速度方面,公司通过无接触式喷射点胶、无停留高速点胶等点胶方式,实现高速点胶的同时亦保证了较高精度。

  A.无接触式喷射点胶

  无接触式喷射点胶是指通过减少胶阀上下运动,将点胶速度提升至传统接触式点胶技术的3倍以上。但同时,喷射点胶过程中因胶阀与点胶面存在高度差,点胶时胶体下落后会产生冲击力,导致胶点可能产生喷溅从而影响点胶精度。

  公司基于多年技术积累,通过特殊流道结构设计、高度和胶量监测系统,利用仿真模拟技术,减少了胶体下落过程中因高度差产生的释能,从而提高点胶精度、减少喷溅效果,并保证了各次点胶的胶量高度一致性。无接触式喷射点胶极大提升了单台设备产能,公司的气动喷射式点胶阀和压电喷射阀最大工作频率分别可达200Hz和1000Hz,是传统接触式点胶阀工作频率的3倍以上。

  B.无停留高速点胶

  无停留高速点胶是指点胶阀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进行无停顿的高精度点胶。但由于胶阀距离产品表面有一定高度,且点胶过程中胶阀无停留,胶水在出胶时受到胶阀横向移动的速度影响,导致胶体下落位置并非垂直于出胶位置,此时实现高精度点胶存在困难。

  公司自主编写的运动算法技术根据运动轴在不同位置的加速度数据,结合测高系统和胶量控制系统反馈的数据,精准高效地计算胶阀应出胶位置及胶水下落位置,从而解决无停留点胶导致的胶点位置偏差问题。此外,因运动控制算法系公司自主编写,去除了冗余功能、提升了信号传递速度,进一步提升设备完成规划的点胶轨迹速度。目前,无停留点胶方式下,点胶精度最小可达0.03mm以内,胶阀移动速度最快可达400mm/s,点胶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是传统非接触式点胶的2倍以上。

  ③满足多种加工工艺需求

  一方面,公司的高精度点胶技术可适用多种胶体。针对不同粘度胶体,公司通过流道加热、稳压供料系统等模块,结合仿真模拟与结构件设计技术,使得公司的点胶机可满足多种粘度胶体的多样化加工。可适用的胶水粘度方面,公司自主设计的多种点胶阀最佳粘度范围可达1~500,000cps,能满足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

  另一方面,高精度点胶技术可实现直线点胶、大点点胶、大小点连续点胶等多种点胶方式,可满足电子信息制造业多样化的工艺需求。

  此外,公司针对喷射式点胶阀进行了消声设计,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时的噪音;自主设计的胶阀结构因接液部件易拆卸,极大提升客户进行清洗维护的便利性,缩短设备维护时间、提升单位时间产能。

  (2)多阀同步立体点涂技术

  多阀同步立体点涂技术,系基于整机结构设计和运动算法,通过插补结构设计等方式,在单台设备内,实现双阀高精度点胶、多阀涂覆或多阀同步点胶和涂覆,可将单设备产能提升2倍以上。

  ①双阀高精度点胶

  当点胶机同时对两块PCB板进行加工,由主阀和副阀分别对两块PCB板进行点胶,因此相比单阀点胶机,可极大提升设备产能。传统双阀点胶机系根据两块PCB的位置确定运动轨迹,并将主阀和副阀固定在同一运动轴上,因此两个阀门的相对位置固定。但当每次进板的两块PCB板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传统双阀结构设计将导致副阀的点胶精度下降。

  公司通过副阀插补运动结构设计和视觉定位系统,对双PCB板进行高精度同步点胶,实现了提升单台设备产能的同时亦能保证加工精度。主副阀的定位精度均可控制在0.03mm以内,双阀间距最大可达170mm。

  ②多阀同步涂覆

  行业常见的涂覆机均以双阀为主,公司的多阀同步涂覆设备通过三轴联动插补运动,单台涂覆机最多可配备8支阀门,并结合运动算法系统高效规划多套阀门的运动轨迹,实现了多阀状态下的高精度生产。依托该技术,公司的多阀涂覆机运行精度可控制在0.05mm以内,最大支持560*560mm产品一次性加工,相较单阀涂覆机,产能提升度最大可至8倍,极大帮助客户节省设备投入成本。

  ③立体多方位点涂

  公司的立体多方位点涂技术可在同一设备上搭载三套不同功能阀门,单台设备可实现对多种尺寸、形状的产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喷涂。三套阀门分别为点胶阀、小型雾化阀、大面积雾化阀,但由于不同的阀门流体控制技术、运动轨迹规划要求和运动控制逻辑均存在差异,因此在一台设备上搭载三阀并实现高精度点涂存在较大困难。

  公司采取四方位倾斜结构设计,实现了三阀异步点涂,满足大部分形状和大小产品的加工需求,突破行业内常见设备难以实现360°旋转的难点,从而实现对产3D立面、死角等不同位置的点涂作业,极大提升设备适用性。

  此外,公司利用视觉定位系统等运动算法技术,实现对产品的精准定位和对三阀运动轨迹的精准规划,同时基于成熟的流体控制技术对流体和压缩空气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完成三阀的各自精准喷涂,在三阀异步工作时亦能保证高精度作业。其中,点胶阀最小点胶直径0.2mm,最高点胶距离75mm;小雾化阀喷涂宽度可达10mm,大雾化阀最大喷涂宽度可达35mm。

  (3)点胶轨迹规划技术

  点胶轨迹规划技术是公司点胶机产品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和高一致性点胶的另一关键技术。公司的点胶轨迹规划技术可在短时内进行图像采集和视觉处理,完成三维运动轨迹规划,并实现对运动轨迹的实时校准,从而为点胶机的高精度加工提供运动算法支持。

  ①高速图像采集和视觉处理

  点胶机在进行点胶前,需采集加工产品的图像数据、并进行视觉处理,以作为点胶轨迹的基础。以PCB板加工为例,当设备需进行多块PCB板同时加工时,需进行大批量图像采集。但传统的定点采集方式在各Mark点均需停留,使得采集时间较长、设备产能效率低。

  公司自主编写的运动算法软件通过精准计算触发点位,精准控制工业相机拍照位置并控制其运动轨迹,实现了工业相机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无停留采集图像,极大提升大批量视觉处理的效率。

  同时,大批量PCB板进板时,可能会发生部分PCB板位置偏移或漏放置等特殊情形,此时需运动算法技术精准识别特殊情形,从而避免错误规划点胶轨迹。

  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最高可实现500mm/s的图像采集速度,工业相机触发点位的位置度偏差在0.01mm以内,极大提升产品加工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用于运动轨迹规划的数据精确性。

  ②三维运动轨迹规划

  随着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加工效率和可靠性等工艺要求的提升,三维空间点胶工艺凭借更灵活的点胶轨迹规划能力,可满足多样种工艺要求,改变了传统二维直线点胶工艺因点胶轨迹不连贯导致的点胶效率较低情形。基于三维运动轨迹规划,点胶阀可实现圆弧、三维直线、柱面螺旋线等多种三维运动方式。

  相较传统的平面直线点胶而言,多维点胶工艺在点胶过程中存在加速度、骤停的往复过程,且点胶高度因三维运动而发生不断变化,加大了对点胶阀运动轨迹和胶量精准规划的难度。公司通过AFM点胶软件及运动控制部件等构成的上位机,根据各点胶位置的加速度差异,精准计算出胶位置和出胶量,实现在直线、拐角与曲线等多种运动方式下的胶点位置精确规划,并保证了各胶点间距和各次点胶量的高度一致性,可将胶点间距误差控制在0.03mm以内。

  ③运动轨迹实时校准

  在完成上述图像采集和运动轨迹规划后,点胶机根据运动算法软件规划的点胶轨迹运行。但产品可能因前道工序产生变形,或部分元器件位置发生细微变化,与预设的点胶位置发生偏差。因此需实时智能修正点胶轨迹以保证点胶精度、提升生产良率。以手机边框点胶为例:

  1)手机边框在前道工序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边框变形,点胶机根据预设轨迹点胶将导致部分区域无胶水、从而降低产品良率;

  2)手机边框上会贴装多种零配件,导致部分区域凸起,传统点胶技术缺乏对3D立面的识别和规划,导致点胶过程中对断胶、胶水高度等无法精确计算;

  3)边框上贴装的元器件间距存在细微差异,如根据预设轨迹点胶,将发生胶水过多从而覆盖在元器件上、或过少导致覆盖区域不足等情形。

  公司通过视觉模组和视觉处理技术,精准识别PCB板、手机边框等加工对象的异形、点胶位置缝隙等图像信息并进行数据化处理,实现对点胶阀运动轨迹的修正和胶量的实时校准,即使加工产品因前段工序环节发生异形,亦能实现较高的点胶精度和一致性。

  (4)薄膜恒温恒压喷涂技术

  当对玻璃、PCB板等产品进行喷涂时,需将气体与液体混合,从而实现液体雾化、进行喷涂。但通过雾化方式进行喷涂时,容易产生飘洒现象,使得产品加工边缘不清晰降低加工精度;此外如喷涂的胶体为快干胶,还会导致絮状物问题。

  薄膜恒温恒压喷涂技术通过公司自主设计的储料罐和压力传感器、闭环加热装置,形成恒温恒压的循环供料系统,为薄膜阀提供稳定的流体与气体,保证雾化液体具有稳定特性,从而提升喷涂均匀性,解决雾化喷涂的飘洒和絮状物问题。薄膜恒温恒压喷涂技术使得公司的涂覆机在多方面具备了技术优势:

  ①成膜厚度较小:溶剂型涂料涂层厚度可达10~200微米,100%固含量涂料层厚度可达100~200微米,且保证高度一致性;

  ②适用范围广泛:液量与气压可任意调节,可满足多种涂料的成膜效果;

  ③节省涂料、减少涂料:该技术因解决了雾化飞溅问题,从而减少了涂料浪费,涂料利用率达100%;同时减少了传统喷涂工艺为解决散点问题需进行掩膜的工序环节,提升了涂覆工序效率。

  (5)3D曲面喷涂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上游技术的发展,3D曲面玻璃、柔性电路板等新材料在电子产品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新材料的出现对智能制造装备的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当产品表面为3D曲面等非平面结构时,存在不易喷涂的角落,对其进行均匀喷涂存在困难;同时,还需尽可能降低成膜厚度,从而提升产品性能。

  公司自主设计四方位精准倾斜机构实现了阀门的灵活旋转、无死角喷涂;基于雾化参数,快速计算出均匀喷涂产品曲面度所需的运动喷涂轨迹,以实现超薄、高一致性喷涂。公司基于3D曲面喷涂技术,可将产品表面不同位置的膜厚度差异控制在10%以内,且曲面单次成膜厚度最小可达2μm以内。

  此外,公司自主设计的设备结构还解决了3D曲面喷涂技术的污染问题。通过稳定正压系统、气压监测系统和多道过滤系统,有效控制油墨飘散等杂质污染,并保证多余油墨过滤后及时排出,在实现环境友好的同时,通过有效降低设备内部的油墨污染提升设备使用寿命。

  (6)等离子技术

  等离子技术是指利用高频交流电,使得电子在正负级间加速相互撞击而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结合物理或化学方式实现对产品表面杂质的刻蚀、清洁、消融等作用,从而提升产品表面附着力。公司的等离子技术分为真空VP及常压AP两类。

  真空等离子技术通过自主设计的腔体分离(电级、载板、气管)结构设计,使得等离子体均匀分布在腔体内,从而提升产品表面清洗效果的一致性,同时避免电级温度传导至产品表面;多路高精度气体流量控制设计使得公司等离子设备可适用多种产品工艺要求;常压等离子技术系通过高频电源,激活等离子头内的电级产生等离子体,再通过压缩气及其它体把等离子吹出,形成对产品物理及化学清洁;另外自主研发射频电源及低温等离子头可实现超低温、防静电,避免了激活等离子时温度过高问题。

  公司的等离子技术依托腔体结构设计、自主电源结构设计等,在多项技术参数实现了较高水平,主要体现在:

  ①超低温清洗:真空等离子技术可将产品表面温度稳定控制在40℃以内;

  ②良好清洗效果:经等离子清洗后的产品表面水滴角可达10°以内

  ③较高稳定性:同一批次物质产品不同位置的水滴角公差在5%以内

  ④适用性较广:可适用多种气体及多种混合气体,包括氩气、氮气、压缩空气及其他多种特殊气体;

  ⑤快速提供解决方案:基于多年以来的等离子技术积累,公司可基于对产品表面材质特性、不同气体特性等因素的深入了解,根据客户工艺需求快速提供等离子清洗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7)固化技术

  公司的固化技术包括UV固化技术和热风固化技术,可实现对多种胶体的快速固化、精准控温,同时缩小设备占地面积,提升生产线空间利用率。其中,UV固化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UV灯管和变频电源,有效保证紫外能力的稳定输出,大幅降低能耗;且同时可实现全波段能量输出,覆盖目前市场上所有UV涂料的快速固化场景。基于UV固化技术,公司UV固化炉的固化深度可达10mm,UVA最大1800mv/平方毫米,实现了对多种胶体的快速固化。热风固化技术方面,公司一方面采取了独特热风流道设计,实现智能控制变频风流,可根据固化温度需求,计算腔体体积、风速、气体流道以及加热能量,从而形成热能量内循环,保证腔体内恒温。另一方面,公司独创性地研发出立式固化炉,解决传统固化炉占地面积大的不足,为客户生产线布局提供更高灵活度、提升单位产能。基于热风固化技术,热风固化炉控温精度可达±5℃以内,同时立式固化炉设计使得设备的占地面积较传统固化炉的占地面积节约3倍以上。

  (8)驱控一体技术

  运动控制器作为设备的控制核心,是影响设备运动控制和实施高质量运行的关键因素。公司自主研发的驱控一体技术将传统的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集成一体,通过在点胶机、涂覆机、ADA智能组平台等公司主流产品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硬件空间,避免复杂的信号线缆连接,解决在车间强电强磁环境下的信号干扰问题,增强设备控制的稳定性和可扩展能力。

  ①集成化设计

  传统设备采用通用型运动控制卡加多台伺服驱动器,一个龙门结构就需要一张运动控制卡加四个伺服驱动器,布局分散,信号连接复杂,另外运动控制卡与伺服驱动器所使用的FPGA、DSP、ARM芯片等有重叠的情况,多台驱动器的硬件设计上也存在重复,资源严重浪费,成本也随之剧增,空间体积也很大。为了更高效地应用硬件资源,实现对多轴的运动控制,公司专门开发了驱控一体技术,将运动控制卡和伺服驱动器合为一体,使布局集中,处理器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节省了成本,简化了之间的连线,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②数据共享能力增强

  传统方式是驱动和控制分开设计的思路,运动控制只负责发送各轴的位置指令,各轴伺服驱动器接收位置指令驱动伺服电机,这种工作模式使得各轴相互独立、整体性减弱,各轴之间的数据共享困难、信息传输速度存在上限,联动实时性降低,而驱控一体技术的优势是能充分获取各轴之间的数据,有利于提高各轴之间的联动实时性和快速性,另外进一步利用数据信息,实行闭环控制策略,使得轨迹规划等高级算法的实现方式得到简化。

  ③控制性能的提升

  控制性能提升主要体现在对轴控制和对阀体控制的精度、速度的提升以及各轴启停时刻的稳定性提升。

  A.突破各轴运动的精度和速度瓶颈

  驱控一体技术让多个轴的位置、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直接采集运算,让分布在多个驱动器中的数据集中在一个主核里面进行位置比较、轨迹规划等动作,突破了复杂轨迹运动时存在的精度和速度性能瓶颈,提高了各轴联动的实时性和精度,让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B.提高阀体的点胶精度

  通常点胶方式是获取零点位置信息,采用绝对位置方式点胶,而设备功能多种多样,各轴运动轨迹复杂,点胶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这种方式的点胶精度存在一定的瓶颈。另一方面点胶过程中需要运动控制卡不断获取上位机指令以及各轴运动情况后再下发指令给阀体进行点胶,造成点胶效率降低。采用驱控一体技术,通过实时读取直线电机的光栅值,再结合线性回归的方法,拟合实时加速度将误差降到最小。再者,由于运用驱控一体技术是直接通过高速IO通信下发指令给阀体,节省了中间信号的处理和转换时间,提高了阀体点胶的速度和效率。

  上图1:单轴加速阶段点胶点最大误差0.014mm

  上图2:加速阶段在时间尺度上点位的误差比较

  C.解决各轴启/停时刻的抖动性问题

  传统的T型轨迹规划方式,在启/停时刻加速度变化很大,从而会造成设备产生较大的抖动,7段的S型轨迹规划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7段的S型轨迹的速度前瞻却是非常复杂。公司采用正弦加速度轨迹规划方式,不仅解决了各轴在启/停时刻的冲击性,而且也比较容易处理对应的速度前瞻问题,从而提高了轨迹的稳定性和平滑性。

  ④提高稳定性

  传统结构的电机-驱动-运动控制器的控制方案是通过通信线缆进行,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车间强磁强电的作业环境影响、物理接口的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影响,降低设备的稳定性。但驱控一体技术集成了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通过控制板内部总线方式与伺服驱动器进行通讯,避免了信号干扰、接口接触不良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9)嵌入式技术

  公司围绕ADA智能平台开发了各类不同功能的嵌入式控制板以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包括各种智能工具头、输送、供料系统的控制及电机驱动等,确保各类设备具有小型化、智能化、通用化、模块化、平台化的特点。

  ①智能工具头控制

  ADA智能平台的智能工具头控制板搭建有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硬件平台使用多核CPU,整体性能优异,软件平台搭建成熟的Linux操作系统。

  由于工具头功能类别的不同,智能工具头控制板包含有通用功能与专用扩展功能,通过以太网Ethernet通讯协议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换,通过CAN OPEN总线协议与伺服电机的驱控一体、输送、供料系统等功能模块进行信息交换。搭建有Linux操作系统,内建视觉处理软件运行平台,包含有光源控制,具有快速自适应调节光源亮度;通过控制升降电机精准上下调节摄像头物镜高度,通过USB总线与外部图片采集板进行通讯,快速采集最佳视角图片,作为视觉检测,其广泛应用在吸取、夹取、贴膜、撕膜、螺丝锁付、阀体点胶等工具头。

  ②输送控制

  ADA智能平台通过轨道进行前/后机台及工位的输送控制工作,轨道控制板负责此功能模块的传送控制工作,此控制板集成有嵌入式系统,包含各类传感器输入端口、电磁阀等输出控制端口,SMEMAT通讯接口,轨道控制板包含多路大功率、高精度(256细分)步进电机驱动,有自动调幅及快速调速功能,其通过CAN OPEN协议快速与上位机及工具头进行信息交互,在上位机平台可以进行电机电流设定、切换轨道运行方向、轨道进板超时警报时间设定、输送电机减速时间设定、轨道出板时间设定、出板传送方式选择等功能。

  ③供料控制

  ADA智能平台供料模块包括提篮、标签飞达及电子飞达控制板。三种控制模块均采用嵌入式系统进行各类功能的控制。

  A-提篮控制板包含有升降轴伺服电机及拉料步进电机的驱动功能,升降轴伺服电机驱动具有带载功率大、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等特点,可以快速稳定地将料盘升降到各层指定位置。带有高灵敏度触摸液晶屏、带有各种传感器输入端口及电磁阀输出端口,可以通过触摸屏快速设定首次料盘位置、间距、取料间隔层数、上料位置,以及拉料原地位置、取料位置的设定。其通过CAN OPEN协议快速与上位机及工具头进行信息交互。

  B-标签、电子飞达控制包含有高精度(256细分)步进电机驱动、带有光纤感应功能,能准确感应物料情况,带有数码显示及按键功能,可以设定速度等级及显示当前速度,每个飞达均有独立ID,上位机通过CAN OPEN协议可以快速识别多个飞达运行情况。

  (10)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技术

  公司的ADA-H智能平台是一款以小型化、模块化、通用化、智能化、柔性化、平台化为设计理念的智能平台,主要包括通用机架模块、主机模组、轨道模块、功能头模块、供料模块、校准模块、辅助模块。

  ①机架均为一体开模成型,钢性好。整机组装完成后会进行激光干涉仪校正,X和Y轴平行度控制在0.01-0.02mm以内,机架整体磨削平行度和平面度,保证所有机台的一致性,每个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可快速拔插。

  电气混合插头

  ②主机模组采用龙门式X&Y轴机械手设计,结构通用性强,整个主机模块独立控制,可快速与机架接插,实现工艺切换。产品使用直线电机、线性滑轨、读数头、光栅尺的结构形成闭环控制,运行稳定,重复精度±0.01mm以内。

  ③功能头结构紧凑,均采用标准化连接插口设计,支持快速拔插互换。所有功能头使用自研嵌入式微电脑控制,控制板集成了Z/U/R三轴驱动控制、视觉图像处理、RGB光源控制,所有软件、逻辑任务程序、参数、报警提示、自动功能检测、自动校准程序都存储在控制器内,只需与主机模组通电、通气、通讯即可。

  往上提拉解扣,拆下功能头,相反则锁紧功能头

  正负压空气接口

  电源/信号连接口

  机械固定接口

  ④FEEDER对接平台使用Ethernet+CAN通讯,对接口标准化,可搭载众多功能模块,各个FEEDER均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搭配功能头切换。

  FEEDER对接口

  卷布供料FEEDER

  电子FEEDER

  标签FEEDER

  点胶校准FEEDER

  下视觉FEEDER

  螺丝供料FEEDER

  (11)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技术

  ①平台+应用的设计模式,具有应用的广泛性

  在过去,各类自动化设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具有独立的功能,一款设备实现一种工艺,例如点胶设备进行工艺点胶、视觉检测设备进行AOI视觉检测等。公司ADA智能平台采用“平台+应用”的设计模式,在一套软件平台基础上,基于通用主机机架模块、上下料模块、输送模块、以及数十种工艺功能头等模块进行组合搭配,通过配置不同的应用模块,能够实现组装、锁付、点胶、涂覆、等离子、AOI检测等多种应用场景,设备类型覆盖面更加广泛。

  ②采用跨平台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开发性

  公司ADA智能平台软件可以根据客户当前的需求进行选择和搭配使用,而且提供开发函数库,可以在API、类库、组件等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开发,支持QT、C++等通用语言开发环境进行二次开发,跨平台应用可在Linux与WINDOWS之间自由切换,可运行于工控机+Windows或嵌入式计算机+Linux环境,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③可视觉化拖拽式设计,具有快捷的适配性

  公司ADA智能平台软件采用可视化设计模式,所见即所得。模块调用区、模块工艺区和参数属性配置区一览无余,拖拽式编辑快速便捷,流程运行引擎做到模块化、配置化。后期在进行功能扩展和开发时,可仅需针对新增的功能需求,新增配置和新增模块功能代码即可,运行引擎自动适配。

  (12)视觉检测技术

  视觉检测技术是应用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的接受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通过分析图像获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的技术。相机检测技术具备综合电子学、光电探测、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将机器视觉引入到工业检测中,从图像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用于实际的检测、测量与控制的技术特点。其中包含以下三个主要模块:基于Linux系统的核心视觉软件模块、相机模块、光源模块。

  ①相机光源模块

  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公司自主定制研发了系列相机及光源模块。其中相机目前主要包含200万、500万分辨率两款,采用Sony、Onsemi芯片、多板堆叠式设计,分辨率布局密集,可满足细化应用需求,信噪比较高,成像质量优秀,搭配相应定制镜头最高精度可达0.018mm/pixel,帧率30fps。同时采用高频RGB三色光源,根据相应成像需求定制60°、30°高低角度光源。整体上相机光源模块体积小巧,集成度高,方便部署到各类功能头上,摈弃了市场上常规相机光源体积大、安装限制较多的缺陷,极大提高了整机的整体性,精密性。

  ②自研图像处理ToolBox模块

  视觉检测技术中流程化检测算子是结合点胶,涂覆、组装等功能头研发的自主视觉检测算法,各算法均为定制研发,且可做到跨平台运行,有效的解决了市面上商业算法运行平台单一,商业视觉软件价格昂贵,非标定制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同时各算子都单独成模块,能快速搭建相应的检测应用功能,应用到不同需求的功能头上。其中图像处理ToolBox模块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定位引导、图像预处理、检测识别等功能算法。

  A.定位引导

  定位引导主要涉及为功能头做运动位置控制引导。其中包含点胶、涂覆等功能头中的Mark点识别纠偏引导、组装功能头中的上下相机贴合,上相机定位贴合等算子。

  定位引导中的九点标定、旋转标定、相机标定、上下对位贴合、上相机定位等算子都单独作为软件流程模块,结合定制的标定块,能自动并较快完成设备的视觉标定过程,提高操作效率以及精度。

  B.图像预处理

  图像分析中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识别算法的设计与效果的精度,因此在图像分析(特征提取、分割、匹配和识别等)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图像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图像中无关的信息,恢复有用的真实信息,增强有关信息的可检测性、最大限度地简化数据,从而改进特征提取、图像分割、匹配和识别的可靠性。目前ToolBox模块中图像预处理包含了图像滤波、图像阈值化、图像形态学、图像增强等等基础算子。

  C.检测识别

  检测识别主要分成两个方面,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其中目标检测主要为几何测量、线圆弧查找、Blob分析等算子,目标识别主要涉及二维码识别、图像匹配、OCR识别、OCV识别等算子。特别对于有定向目标结果的识别算法,能结合光源调整不同的参数,做到自适应识别的过程。其典型的识别为二维码识别,在预设的时间内,通过多次调整光源参数或算法参数做到自适应识别,超出预设时间给出失败结果。目标识别为整个视觉检测领域里面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ToolBox模块大部分都有涉及,但也存在一些难突破性能的问题。

  整体上图像处理ToolBox模块为视觉软件的核心模块,各功能实现需要结合不同算法搭配相应的流程。目前各算法接口统一,算法参数层次分明,减少了软件调参的操作。

  ③智能视觉模组

  智能视觉模组是集光源调节控制、图像采集、算法处理与通信功能于一体的功能模组。以自主研发的相机、光源等硬件为载体,ASV(Anda Smart Vision)视觉软件为灵魂。

  A.智能控制

  相机模组在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中,图像采集算法根据采集图像的质量反馈,自动调节光源的色温、波长与亮度,内置的马达可精准调节镜头焦距,使采集的图像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B.拖拽式流程配置

  ASV视觉软件分为流程配置端与逻辑处理端。逻辑处理端可集成于各类功能头中,用于处理视觉算法的检测流程。流程配置端可集成于上位机平台软件中,用于配置视觉检测流程。

  流程配置端为拖拽式的流程配置。算子的处理流程、参数的调节,均以拖拽的方式完成,所有操作均在图形化、可视化的环境中完成。

  为适应复杂的流程配置,目前正在研发拖拽式与脚本编程相结合的流程配置方式。这种方式将使流程配置更加专业化、智能化。同时,可为现场技服人员、客户方的技术人员等提供更多的扩展功能,使视觉模组具备更好的功能扩展能力。

  C.标准化的通信设计

  基于智能视觉模组的业务需求,ASV视觉软件设计了一套标准的通信方案。该方案确定了通信协议、通信报文模式以业务指令需求。同时,根据这一方案,设计了通信模块实现的包图、类图,使之成为高可靠的、可扩展的、可移植的通信模块。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公司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围绕三大核心技术领域,深入展开知识产权布局。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3,361.39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41.81%,主要系公司持续增加研发项目的投入,同时加大引进研发人才、增加研发人员薪酬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公司管理层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通过实施事业部制管理,加强资源统一调配能力。业务方面,继续稳固原有业务领域及老客户的合作,同时,公司通过拓宽产品线和产品应用领域,以丰富客户类型。研发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一)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12.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99.7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08.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09%;基本每股收益0.9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4%。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7,702.82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3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0,147.79万元,较年初增长160.06%。

  2022年半年度,公司各项费用情况如下:销售费用5,519.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62.41万元,增加比例为23.84%;管理费用2,843.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8.67万元,增加比例为32.58%;研发费用3,361.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91.10万元,增加比例为41.81%;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的汇兑收益等主要影响,本期财务费用对利润的贡献为1,499.20万元。

  (二)主要业务情况

  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储备

  公司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研发创新为导向,推进人才引进步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深化完善“研究院+研发中心+应用研发”的三层研发管理体系。一方面,关注前沿市场需求,以市场引导产品革新方向,并推进产品及工艺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持续投入前沿技术领域,有针对性地深入应用材料、工艺制程、嵌入式设计、物理光学、视觉算法处理、AI深度机器学习、射频微波等离子、精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机电及驱控算法、通讯控制等专业研究,以夯实公司基础底层技术及产品研发能力。

  针对当前的核心技术布局,公司一方面将继续提升已具备自研自产能力的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在夯实并提升点胶阀、涂覆阀等已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同时,将电机、驱控、视觉等关键零部件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公司将基于产品开发需求,增加对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加深产业链向上游纵深。在新技术领域拓展方面,公司将重点围绕半导体组装所需设备的相关技术进行技术积累,通过开展IC分选机、ASHER去胶机等重大研发项目,实现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积累。

  2.延展产品应用工序及应用领域

  技术水平方面,公司已完成多项核心技术的积累,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多项产品已具备较高的技术参数水平,能满足包括IC封装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多领域应用。

  产品类别方面,公司现有成熟的产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固化炉、等离子清洗机和智能组装设备等,形成了当前以流体控制设备为主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布局,已实现应用领域主要由消费电子领域进一步拓宽至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等,从而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提升销售体系,对原有的销售管理制度进行了优化。一方面,公司加强了内部资源的统一调配,提升各销售事业部在业务开发阶段的能力,尤其是对非苹果客户的开拓力度和服务覆盖范围,充分利用长期服务苹果产业链客户积累的宝贵经验,为非苹果产业链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公司加强了对非苹果产业链销售的绩效考核力度,加强对公司业务员开拓新客户的激励措施。目前,除其他消费电子品牌商外,公司与包括亿纬锂能(300014)、宁德时代等新能源行业公司、联测优特及国内某知名半导体设计企业等客户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3.通过ADA智能平台全面覆盖FATP工序段

  公司的产品战略以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方向,并进一步实现产品向更多工序环节延伸和更广应用领域拓展。

  2021年公司完成研发、并已获得的正式销售订单的ADA智能平台系列产品,是公司在FATP工序段实现市场份额扩张的重要产品。公司的ADA智能平台系列产品基于对机架结构的标准化设计,以及设备关键零部件可拆卸的模块化独立驱动设计,使得同一智能制造装备可通过加载不同功能的关键零部件,即可完成点胶、涂覆、组装、等离子清洗、贴装、锁付、检测等多种功能,从而可覆盖多道工序环节。能有效解决制造业设备不通用、故障排除时间长、操作技术门槛高、换线转产不灵活的行业四大痛点。

  展望未来,公司将结合物联网、WiFi、5G等成熟的通讯技术,通过AI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对智能机器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实时收集、存储,汇总、分析及应用,以信息增值与智能服务为装备“智造”赋能,进一步实现诸如离线编程,离线仿真,离线排产等智能化管理,解决制造业正在面临的四大痛点,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且当前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未来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能否不断推进技术升级与迭代、能否及时研发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新材料、新技术等底层技术的进步将对生产工艺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随着柔性电路板、3D曲面玻璃等产品逐渐被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中,加工工艺亦需随之优化和提升。因此,如电子信息制造业因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产品加工工艺发生重大变革、从而对智能制造装备提出全新的技术要求,将对公司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能力带来巨大挑战。如公司无法研发满足新工艺要求的智能制造装备,将面临因技术迭代导致被行业淘汰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1、对苹果产业链依赖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苹果公司及其指定EMS厂商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62%,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的情形,苹果公司及其EMS厂商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采购需求还将继续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苹果产业链智能制造装备采购需求波动的风险

  苹果公司和苹果产业链厂商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采购需求受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推动,进而导致其某一类型设备的采购规模在不同期间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公司苹果产业链业务规模与苹果公司创新需求、新产品的创新功能开发情况高度相关。如果苹果公司业绩出现波动、创新能力下降,或是苹果公司采购策略发生调整,使得苹果公司及EMS厂商大幅缩减智能制造装备采购需求,则公司苹果产业链收入可能会持续下滑,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2)公司在苹果产业链的市场份额下降甚至终止合作的风险

  ①技术和产品未能匹配下游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的风险

  为不断吸引下游消费者,苹果公司一直保持着每年推出新产品的频率。若公司研发能力无法满足苹果公司及其EMS厂商的产品更新需求,则短期内公司将面临订单流失,营收下降的风险;若公司中长期无法及时跟踪苹果产业链技术路线的迭代路径或估计失误,公司则可能面临连续几年无法满足苹果公司产品的生产需求,不能通过苹果公司认证甚至产品被淘汰的风险。

  ②苹果产业链内部的市场竞争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数量较多,若公司未来不能保持技术的先进性或者未能准确预测市场动态,或苹果公司及其EMS厂商引入新的设备供应商,公司存在被其他同类供应商替代以及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③与苹果公司终止合作的风险

  针对供应商,苹果公司出台了《Apple供应商行为准则》,对供应商的合规经营、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和规范。日常管理中,苹果公司持续进行供应商评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正在执行的苹果供应链项目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要求供应商就特定事项进行自查、要求供应商提供财务资料等信息、对公司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等。若公司出现违反《Apple供应商行为准则》要求的行为,或违反苹果公司对具体项目开发及制造的保密要求,或出现其他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则可能影响公司与苹果公司及其EMS厂商的合作,极端情况下可能面临终止合作的风险。

  2、下游应用领域较为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公司、歌尔股份、广达、比亚迪和立讯精密在内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头部客户。上述主要客户主要从事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报告期内消费电子依旧是公司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存在重大影响。

  如消费电子行业因宏观经济形势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支出下降等因素,面临增长缓慢甚至发生下滑的情形,或将导致行业产能需求低迷、从而降低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采购需求,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3、下游需求周期性波动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历经多年发展,主要技术已趋于成熟,设备的可使用周期已达3至5年。当新发布产品的部分生产工序涉及的工艺变动幅度不大时,可通过优化原有设备的核心零部件、运动算法等方式满足变动幅度不大的新工艺需求、从而满足客户部分新增的产能需求。因此目前推动下游客户设备采购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新产品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的产能扩张,以及新产品较大幅度的工艺变化带来的对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

  如客户前一年向公司采购设备的金额较大,但次年新产品市场需求低迷导致新增产能需求较小、或新产品工艺变动幅度较小导致需升级换代的设备有限等情形发生,均将导致客户次年的设备采购需求下降、使得公司销售金额下降,并因此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4、宏观经济波动及国际贸易冲突加剧的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若未来全球疫情形势恶化、国内部分区域疫情突发、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下滑,将影响整个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客户苹果公司系注册地在美国的上市公司。如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公司、公司主要EMS厂商客户成为管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国际原材料供应商向管制对象供应原材料、限制美国公司向管制对象采购产品、限制公司在境外的经营和活动等,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多家知名国际头部精密器件供应商,如基恩士、赛多利斯等。如贸易冲突加剧、海关管制趋严,或将导致国外供应商无法及时提供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情形,从而导致公司无法及时交付货物,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5、违反与主要客户保密协议的风险

  公司与主要客户就公司接触到与主要客户相关的机密信息签署了保密协议,该协议禁止公司将上述机密信息泄露给除获得授权之外的任何第三方。如果公司违反了该保密协议,则需要向主要客户承担违约责任,双方的合作关系也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三)内控风险

  1、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系刘飞、何玉姣夫妇,两人通过直接、间接形式可以控制公司72.99%的股权。如果实际控制人通过控股股东对公司的人事安排、经营决策、投资担保、资产交易、章程修改和分配政策等重大决策予以不当控制,则可能给公司和其他股东带来风险。

  2、资产和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近年来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益复杂,随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到位和未来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公司经营管理、资源整合、持续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将面临更大考验。如果公司管理团队的人员配备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发展速度和业绩水平,公司的日常运营及资产安全将面临管理风险。

  (四)财务风险

  1、未来无法维持高毛利率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60.21%,处于较高水平。但若下游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因面临生产成本高企、通过降低设备采购价格等方式加强成本管控,将影响上游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商的利润水平。同时,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日益加剧的竞争,亦将对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带来挑战。如果公司无法持续推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无法保证生产效率或有效管控生产成本,则未来毛利率可能无法维持在目前水平,面临毛利率波动或下滑的风险。

  2、存货管理风险

  公司主要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告知的订单预测情况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为保证及时交付,公司在充分了解客户产能需求后进行合理预测,会保留一定量的原材料及产品备货。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8,800.82万元,存货周转率为1.21次,较低的存货周转速度将会影响公司整体的资金营运效率,给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应收账款收回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7,938.56万元,未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可能持续增长。如果未来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或客户自身经营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应收账款按期收回的风险将增加,将对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在出口产品时主要以美元结算,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为13,967.99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受益于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公司汇兑收益为1,126.66万元。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反复震荡或者短期内大幅升值,公司产品出口以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面临汇率变化对经营业绩带来损失的风险。

  (五)法律风险

  1、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风险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24项软件著作权,166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31项,外观设计16项。如果未来出现公司知识产权被竞争对手或第三方侵犯、恶意诉讼、核心技术泄密等情形,即使公司借助法律程序寻求保护和支持,仍需为此付出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可能导致公司商业利益受到损害,并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产品的研发等产生不利影响。

  2、房屋产权瑕疵相关的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未取得权属证书的房产面积共约2,681.48㎡,占公司整体经营场地面积的比例约为6%。其中,(1)521.48㎡的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已履行报建手续并办理了相应的竣工验收及备案手续,但因报建核准的名称及用途与现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符,因此未能办理房屋权属证书。接待中心、会议中心目前未用于生产经营。(2)2,160㎡的钣金、机加车间未履行报建手续,无法办理房屋权属证书,主要用于少量钣金件和机加件加工等工艺环节,未涉及公司生产的核心工艺和重要环节,公司的五金件和机加件加工目前主要以委托加工方式进行生产或对外直接采购,公司自行生产的比例较低。目前主管部门已经出具书面证明,确认未来五年内无改变公司自建房屋用途或进行拆除的计划。若主管部门未来责令公司停止使用、限期拆除上述未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房产,公司可能面临整改、被处以罚款的风险,在短期内可能使得公司日常经营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用于进行流体设备及智能组装设备生产建设、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但如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下游客户需求下降,或公司无法按原计划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的风险

  公司募投项目所需土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向西东区17号后侧,土地面积约为40亩。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取得募投项目用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2020年12月23日,东莞市寮步镇党镇综合办公室出具《关于安达二期项目的批复》(寮党镇办复[2020]123号)原则同意本次发行上市募投项目选址东莞市寮步镇向西村,用地规模为40亩,指令寮步镇相关部门制定土地出让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审批。根据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寮步分局于2021年8月9日出具的证明,本次发行上市募投项目选址地块土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未来将以出让方式进行出让,目前正在推进土地出让前期手续的准备工作。

  如有关项目土地招拍挂程序不如预期,或公司无法按计划获得相关地块,将导致募投项目无法按计划顺利实施。

  3、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31.1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1%。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净资产出现大幅度增加,但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尚需一定建设期和达产期,因此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尚未完全体现前,公司面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公司多年以来十分注重基础技术的投入,在持续进行核心零部件研发的过程中,积累了包括流体力学、材料学、光学、图像处理、视觉算法、运动控制、工业互联系统开发在内的多种底层技术,是公司未来实现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创新、新技术领域拓展和设备关键技术瓶颈突破的根本保障。

  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24项软件著作权,166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31项,外观设计16项,公司已具备包括高精度点胶在内的7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构建了多项竞争优势的基础条件。

  (1)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优势

  核心零部件研发是公司核心技术领域之一,自2011年成功研发点胶阀开始,公司便逐渐实现对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不断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上游领域的探索。目前公司的核心零部件分为阀门机构、运动控制机构、视觉机构,等离子机构四大类,主要包括点胶阀、涂覆阀、直线电机定子动子、伺服驱动器、驱控一体控制器、光源、等离子控制器和等离子头等,已形成研发技术领先、品类多样、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格局。

  (2)产品研发能力优势

  基础研发技术的积累赋予了公司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是公司未来实现业务空间拓展的前提和基础。自成立以来,公司依托技术优势、以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不断实现新产品的研发,以覆盖更多工序环节和应用领域,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方面,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产品研发,在智能制造装备覆盖更多工序环节。2010年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全自动多功能高速点胶机”,开始步入高端流体控制设备领域;2013年,公司再次突破技术边界,基于对等离子技术的布局,成功研发出等离子清洗机,从而向TP触摸屏生产工序进一步延伸;2021年,公司基于多年对智能组装设备的技术沉淀,进一步突破和集中应用后成功完成ADA智能平台的研发,加深了公司对FATP后段组装工序的覆盖,是公司实现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使命的关键步骤。

  横向拓展方面,公司于近年研发的字符打印机和灌胶机等新产品,可应用于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子在内的广泛领域,实现了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的多样化拓展。

  2、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头部客户对供应商考核较为严格,且智能制造装备工艺验证时间长,行业存在客户资源壁垒和客户粘性。公司凭借产品竞争优势和技术水平优势,已与包括苹果公司、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广达、比亚迪、台达集团、宁德时代、闻泰科技、捷普在内的一系列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资源一方面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市场份额,使公司得以持续稳定经营;另一方面,公司在与优质头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亦能不断积累技术和行业经验,把握客户需求,掌握行业先机,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供方向性指引,使公司得以进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3、快速交付优势

  公司在设计研发和产品生产两大环节,基于产品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技术方案和产品的快速交付,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当客户对生产工艺提出更高的精度或效率等要求时,公司可通过升级关键部件、更换功能模块、优化运动算法等方式,快速提供可满足客户新工艺要求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的快速交付优势,在缩短公司设计研发投入的同时,更提升了公司与客户对新产品进行工艺验证的效率,帮助客户应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和工艺更新迭代加速的挑战。

  在生产环节过程中,因公司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其主要部件均可独立装配和灵活拆卸,公司由传统的单站组装模式升级为流水线组装生产模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品质,从而具备快速大批量交付设备的生产能力。

  4、客户服务能力优势

  智能制造装备对设备供应商的及时服务和现场技术支持要求较高,因此优秀的客户服务能力是维护客户稳定性和品牌口碑的重要保证。公司依托技术和快速交付等优势,从售前服务至售后服务环节,为客户提供全周期的高质量服务。

  售前服务层面,公司基于核心技术积累和产品模块化设计,拥有了快速交付技术方案的能力。同时,公司深度参与客户新产品工艺验证,为客户提供现场技术支持,当新产品设计变更导致加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公司亦能及时提供新技术方案,以帮助客户按时完成新品设计和研发。

  售后服务层面,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公司的产品模块化设计使得客户可自行快速更换故障模块,极大缩短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为及时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公司特别制定了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确保迅速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歌尔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