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后疫情下社区零售风云:资金汹涌、赛道新旧更迭 网传钱大妈上市在即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后疫情下社区零售风云:资金汹涌、赛道新旧更迭 网传钱大妈上市在即)

涌进菜篮子里的热钱?

疫情后的社区零售风云变幻,一方是往日行业标杆的退潮,另一方更是新兴势利的火速扩张。

2月24日,超级物种被爆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铺,具体关闭时间暂未确定。尽管永辉方面回应否认了上述消息,称超级物种的部分闭店属于正常的业态调整。但不可否认的是超级物种已然失去往日强劲势头。

据公开消息显示,2019年上半年,超级物种在全国开设门店有80余家。而目前超级物种在全国7个城市拥有23家门店,其中福州5家、深圳5家、重庆4家、南京4家、上海3家、北京2家。另据媒体公开报道,2019年7月,超级物种上海五角场万达店关门,这是其首次关店。同年9月,超级物种北京中骏·世界城店停止营业。

除了超级物种,永辉mini店也不断陷入关店潮。永辉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永辉mini闭店88家。无论是mini店还是超级物种的关店情况,永辉超市均回应称属于正常的业态调整。从发展趋势上看,永辉或将会把重心放到线上布局,永辉将基于覆盖全国的线下门店优势,持续增强线上能力,加大在科技方面的布局投入,最大化发挥‘到家+到店’业务。

另一方面社区零售第一股的竞争却也在火热展开,钱大妈、叮咚买菜都成为有利竞争力量。

2月25日,有媒体发布了一篇题为“钱大妈确定今年上市”的文章,指出钱大妈确定今年上市的决策级别和确定性是非常高的。此外也有消息称叮咚买菜考虑最快年内赴美IPO,至少募资3亿美元;也有市场传闻,每日优鲜的IPO计划已经启动,pre-IPO的融资接洽多家机构,高盛为主导投行。尽管仍是传闻层面,但是市场对于社区零售的关注度无疑是与日俱增。

社区零售再迎资金热潮

公开资料显示,钱大妈品牌的运营主体为广州市钱大妈农品有限公司,注册于2014年5月,公司主营业务为社区生鲜店,其门店类似于“生鲜肉菜市场”。售卖肉品、蔬菜、水果等商品,其特色商品为黑猪肉,口号为“不卖隔夜肉”。

截至目前,钱大妈总共完成了5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19年12月近10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京东旗下资本追投,光源资本担任FA,资方还有基石资本、泰康人寿等。此外,便是2015年的天使轮、2017年A轮、2018年5月的B轮,同年7月的C轮。

而且钱大妈在2020年实现全年1000家门店展店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钱大妈带给投资人未来迎来高增长期的业务预期。

根据官网信息显示,钱大妈在2020年7月份门店数已超2000家,其中超过1500家开在大本营广东省内,其他门店覆盖位置包括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地区,钱大妈目前全国门店数在3000家。

而叮咚买菜成立的三年间,共完成7轮融资,资方有今日资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星界资本、CMC资本、BAI等,自2019年7月至今,叮咚买菜也再未公布新的融资情况,梁昌霖甚至多次亲自下场回应,力破融资传闻。

而每日优鲜则在2020年7月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F轮融资,是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融资。

后半场竞争加速

尽管资本涌入,但是零售行业前置仓模式对资金的依赖更是不容小视。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疫情无疑加重了社区零售的洗牌,一方面人们对于线上买菜更为认可,整个资方的活跃度不断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前置仓模式的社区零售是资产极重的模式,对资金的渴求度也不会低。并且整个行业的更迭非常快,前几年的超级物种被视作颠覆性的尝试,但长期的巨额亏损如今看来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无疑疫情的反复给3公里半径内的社区零售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但长久看来能否长远发展还需要市场检验。

实际上,数据显示,2014-2019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是4.9%。2022年,我国生鲜零售市场将达到5.4万亿元的规模。另据Fastdata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生鲜电商交易额为1821.2亿美元,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交易额度。并且这一增长趋势还将继续。

尽管市场庞大,但是赛道也同样拥挤。不乏互联网巨头们的跑马圈地,疫情让玩家们看到了机会,新入局生鲜生意的巨头和小巨头们一个个虎视眈眈,没有一家想在这场战役中败北。

社区零售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其中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在疫情爆发初期,许多工作都转为居家进行,人群出行受限,不必要的出门消费大幅度减少,但以生鲜为主的生活刚需性消费却不可能暂停。在疫情最不明朗的前期,这些需求多由社区零售+无接触配送的模式所满足。

国内疫情迅速得以控制后,社区零售仍然承担了满足人群消费需求的重要角色,甚至成为线上加速入局的商业战场,社区团购、社区生鲜零售、同城零售等领域迅速成为资本与资源倾注的焦点。

疫情催化了这个领域的竞争,但并非常态的疫情也不可能是这一领域竞争的起点。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许多企业的入局时间比疫情更早,而疫情更像是一次成功的压力测试,下半场的竞争,除了资金面的较量,也将逐渐回归到各家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交锋。

(作者:唐唯珂 编辑:张伟贤)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