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绩优股溢价交易增多 机构通过大宗平台疯狂增持——3月大宗交易平台简析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绩优股溢价交易增多 机构通过大宗平台疯狂增持——3月大宗交易平台简析)

虽然3月大宗交易整体折价幅度再创新高,但不少绩优公司期间实现了高幅度的溢价交易。而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此前踏空的机构资金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不断增持。

月交易规模环比下降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7日,3月沪深两市共有379家公司发生大宗交易,累计成交1224次,从涉及交易公司的家数和交易次数看,3月大宗交易的成交热情较2月升温;2月发生大宗交易的公司家数为221家,累计成交次数仅575次。

不过,如果从成交规模看,尽管交投活跃度明显上升,但3月累计成交股数为34.07亿股,成交总金额为343.7亿元,剔除掉未纳入统计的最后两个交易日,相比2月499.69亿元的成交金额,大概率上,3月大宗交易规模环比会出现下降。

当然,之所以2月成交金额明显偏高,离不开中国建筑的巨额交易,其间中国建筑1家公司的大宗交易额就高达286.16亿元。而观察3月的个股交易情况,涉及交易的公司增多,目前累计交易金额最高的为立讯精密,3月4日、3月8日发生的20笔交易合计成交8229万股,交易金额合计16.2亿元。另外,青岛海尔、三安光电、美年健康、川投能源4家公司的月成交金额相对较高,也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5.85亿元、14.48亿元、13.41亿元、12.59亿元。

高溢价交易显著增多

截至3月27日,3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了2.78%,相对2月13.79%的月涨幅明显偏弱。在此期间,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股东的抛售毫不手软,月内1224笔交易的平均折价率高达6.42%,较2月的6.33%再度上升,继续刷新了2018年以来大宗交易月平均折价率的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折价幅度不断攀升,如果从个股折溢价情况看,3月大宗交易的溢价交易比例较2月出现上升。统计显示,在本月目前的1224笔大宗交易中,137笔实现了溢价成交,占月内全部交易比重的11.19%;在2月的575笔大宗交易中,实现溢价成交的有56笔,占月内全部交易比重的9.74%。

另外,从单笔交易的溢价幅度看,2月只有星源材质1笔交易实现了以涨停的价格溢价成交。3月共有28笔交易的溢价率超过9.9%,以涨停的价格完成了交易,资金似乎正在大宗交易市场对蓝筹公司进行抢筹。

观察可以发现,3月期间,五粮液、中国平安等知名的蓝筹股均在大宗交易平台实现过以涨停的价格高溢价成交。海螺水泥3月11日发生的4笔交易溢价幅度均高达10.01%;东华能源更是在3月14日、18日、20日连续在大宗交易平台获得了溢价超过10%的成交。

大宗交易透露出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价格,成交价格存在着折价、溢价和平价三种状态。折价交易最常见,一般被视为是对接盘方流动性的补偿;而溢价,则通常被视为或存价值低估可能,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自2017年5月27日减持新规发布以来,大宗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发生了显著变化。

减持新规要求大宗交易的受让方在接盘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持有的股份,因此大宗交易对于追求短期套利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显著下降,过去传统的大宗交易商被迫纷纷转型。目前,传统的大宗交易商开始转型做撮合交易,寻找标的、建立大宗股票池,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接盘方,部分私募基金也成为大宗交易买方,大宗交易市场的投资机会正在从折价套利回归到中长期价值投资。

机构资金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大规模增仓

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按照常理应是一项利空,然而目前的现实却并非如此,最近有些涨得非常好的股票,或多或少都有减持的逻辑。

经历开年以来的这波大涨后,立讯精密的股价不断刷新着历史新高,随即公司控股股东接连减持手中股权,3月4日,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4607.1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2%;3月8日,立讯有限再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621.8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802%,根据公告,立讯有限减持所获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降低股票质押率。3月4日和8日,立讯精密累计发生了20笔大宗交易,其中19笔的买入方来自机构专用席位。

立讯精密并非个案,目前机构席位对于热门股的追捧,出现了机构大资金多次通过大宗交易抢筹公司股份的现象。3月期间,长电科技发生了13笔大宗交易,11笔买方席位为机构专用;康弘药业期间发生的25笔大宗交易,买入方全部为机构专用席位。

另外,东山精密、美年健康、TCL集团等公司均获得了机构资金的认可,其间被大规模买入。可见,市场快速回暖的背景下,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机构资金正在对青睐公司进行大规模加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