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财险总经理上任一年半被免 扭亏未成上市路漫漫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星郡 2019-02-20 14:12: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渤海财险总经理上任一年半被免 扭亏未成上市路漫漫)

2月3日,春节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财险”)发布2019年1号重大事项公告:经渤海财险第四届董事会2019年第一次会议、股东大会2019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沈小钧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职务,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宁任临时负责人。

2月11日,渤海财产发布的《关于变更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间接股权投资及境外投资行政责任人的基本信息披露公告》透露出更多细节。沈小钧被免职的具体时间是1月25日。

此次沈小钧卸任总裁,距离其正式上任仅一年半的时间。沈小钧受命临时负责人之时,正值渤海财险短暂盈利后陷入亏损。2016、2017年报显示,渤海财险该两个年度分别亏损0.18亿元、1.94亿元。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财险2018年亏损1.12亿元,当年四季度末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40%。

总经理卸任

渤海财险由天津的国有骨干企业发起设立,2005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16.25亿元,是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

渤海财险控股股东是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62%)。为深入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战略部署,2019年伊始,天津市国资委推出了100户国企混改项目,其中就包括泰达国际控股。

泰达国际控股与渤海财险其他股东方——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3.54)、天津联津投资有限公司(持股6.77%)、天津渤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77%),均由天津市国资委控制。

2012年,渤海财险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大洋洲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澳大利亚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入局,持股16.92%。2015年底,天津滨海高新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增资入股,持股15.38%。

目前,泰达国际控股股份均已质押,滨海高新区资管94%的股份已质押。2019年。这些质押股份将陆续到期。

沈小钧被免职并无端倪。2018年12月11日至14日,沈小钧还出席了渤海财险全辖电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电商工作、拓展电商业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7年7月25日,渤海财险第四届董事会2017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提名渤海财险总经理的议案》,经董事会审议决定,聘任沈小钧为总经理,自聘任之日起任期三年。

如今,沈小钧仅在任一年半就匆匆离职。一位接近渤海财险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沈小钧离职是由于身体原因。

沈小钧在天津保险业的耕耘已多年,曾先后就职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河东区办保险科、中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在上任渤海财险总经理之前,曾历任销售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

2016年10月,渤海财险在免去朱波总经理职务时,沈小钧被任命为临时负责人;2017年3月,保监会批复其为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8个月后,沈小钧担任总经理获保监会核准。

沈小钧的前任朱波与其有着类似的职业经历。朱波长期是沈小钧的上级,二人都在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工作多年后,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来到渤海财险,朱波在总经理职务上干满一届任期即离开。

沈小钧离职后,董事长许宁担任临时负责人,许宁来自大股东泰达国际控股,2017年7月成为董事长,与沈小钧同时获得渤海财险任命。

渤海财险官网显示,2011年至2014年,渤海财险人事变动较为频繁。先是在2012年1月,免去了金树良的总经理职务,他的该职刚在2011年7月获保监会批复。直到2013年9月,渤海财险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朱波同志为公司总经理,冯金荣同志不再任公司负责人的议案》。

与此同时,2012年10月,保监会核准刘惠文担任渤海财险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不过,不到一年,2013年9月,刘惠文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改由卢志永继任。

从未连续两年盈利

渤海财险初始注册资本5.5亿元,成立后经过三次增资扩股,达到16.25亿元的规模。即便成立已逾十三年,渤海财险还未能实现持续两年盈利。

年报显示,2009年至2018年,仅2009年与2015年分别盈利0.57亿元、1.05亿元。其余年份2010年至2014年相继亏损1.16亿元、2.13亿元、0.54亿元、0.95亿元、0.70亿元,2016年由盈转亏0.18亿元,2017年亏损扩大至1.94亿元。2018年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财险亏损有所收窄至1.12亿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险公司的日子难过。再加上渤海财险转型不顺利,这是导致其难持续盈利的原因之一。

官网资料显示,渤海财险曾经设立了一个中期目标,即到2016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比2013年翻一番,承保业务盈利,为实现五年战略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这一目标未能实现。除了未有盈利,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渤海财险2013年与2016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8.04亿元、29.63亿元,离翻一番的目标仍有距离。

2018年1月,在渤海财险2018年工作会议上,沈小钧提出2018年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持续盈利”的经营思想,以“强监管,促发展,抓服务,上水平”为经营主线,为五年内实现公司上市、实现多种经营业态的集团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奋斗目标。

不过,渤海财险2018年还未能实现扭亏,上市之路漫漫,而沈小钧也挂冠而去。

为了实现集团化发展,渤海财险在近三年的股东大会决议上先后审议通过了一系列议案,其中包括发起设立海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请示,参与发起设立航运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科技保险公司、上海保交所的报告,投资北方航运保险公司的议案,参股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

截至目前,渤海财险仅成功参股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保交所。

2018年10月,沈小钧到渤海财险河南分公司调研时曾指出,“要积极筹划明年预算,增速不低于行业平均增速。要加大非车险业务发展,合理调整险种结构,保证公司经营健康发展和持续盈利。”

2018年,渤海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3.57%,远远落后于2018年财产险行业整体增速11.52%。

在渤海财险的险种结构上,车险长期居于主导地位。2013年至2017年,渤海财险车险对保费收入的贡献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84.84%、87.37%、86.73%、90.35%、91.27%。而其承保利润亏损在2013年至2016年逐渐收窄,但2017年亏损大幅增至3.09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方国际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