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七个月”周期已到,吃饭行情或在眼前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张俊鸣 2018-09-03 18:12: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七个月”周期已到,吃饭行情或在眼前)

从1月29日见顶3587点以来的这轮调整,什么时候会结束?又或者8月20日的2653点已经是波段低点?尽管很难有人能精准量化出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但有两个“模糊的准确”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调整的幅度已经不小,从年初的高点到2653点,最大跌幅已经超过26%,如果从2015年的高点计算,跌幅也接近50%;二是调整的时间也已经不短,不要说从2015年6月见顶算起已经有超过3年零2个月的调整时间,就从年内算起也已经有连续7个月之久。这两个“模糊的准确”迭加估值接近历史底部、成交量持续低迷、外资等长线机构持续涌入的三个要素,从指数角度来看,目前A股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边际。而从最简单的时间角度来看,经过连续7个月没有像样反弹的调整,一轮“吃饭行情”已近在眼前!

什么是“吃饭行情”?指的是在调整市道中,指数也有间歇性的反弹行情出现,幅度起码在10%以上,持续时间在数日或数月不等。而一轮“吃饭行情”的波段高点到下一轮“吃饭行情”出现的低点,间隔很少超过七个月。在波段高点出现七个月之后,就很容易出现一波力度较大的中级反弹行情。如果在七个月之内有出现10%以上的波段反弹,则时间起点按最新波段高点产生的交易日计算。因此,上证指数波段高点出现七个月之内没有出现一轮10%以上的反弹,意味着逢低布局超跌优质股和指数基金的机会来临,在这个阶段排除硬挺在高位面临补跌风险的品种,以及基本面严重恶化的公司,其余个股大部分都进入“坚持不减持、宜捂不宜割”的阶段。

回顾2000年以来的几次调整,都存在明显的“七个月”抢吃饭行情的现象。其中,2008年的深度调整幅度大、时间较短,前后为期一年,中途几次反弹行情的间隔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而2001-2005年和2009-2013年的调整过程中,“七个月”成为吃饭行情的关键布局时间点。以2001-2005年为例,四年的调整过程中,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为55.5%,期间共有七次反弹幅度超过10%的波段行情。其中,第四次波段行情在2003年4月16日见顶1649点,在当年11月13日见底1307点,回落20.7%,间隔接近七个月,其后便启动一轮为期五个月的强力上攻行情,大涨36%,也是这四年中七次10%以上波段行情中持续时间最长、反弹幅度最大的一次。如果投资者在正好间隔七个月的时候参与,对应的上证指数收盘点位也只有1328点,正好处于波段的起涨点(见图1)。

图1:上证指数日线图(2001.04-2005.09)

2009-2013年的走势更曲折一些,但在波段见顶七个月之后,也大概率能够收获正收益。在2009年8月到2013年6月将近四年的调整周期中,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为46.8%,期间有五次涨幅超过10%的波段涨幅。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间隔约七个月,此后在2010年7月到11月之间展开一轮为期四个月,涨幅高达37%的波段行情; 2011年1月25日上证指数见底2677点之后,产生一轮超过10%的波段反弹行情,直至2011年4月18日见顶3067点。以2011年4月18日往后推七个月,正好是当年11月18日,对应收盘点位为2416点。如果在这个点位机械式买入,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最低下探2132点,但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反弹周期中,波段高点2478点也将之前买入的套牢筹码解套;最后一次在2012年2月27日见顶2478点之后七个月,也就是当年9月27日收盘的2056点买入,虽然此后两个月还有下跌到1949点被套牢的风险,但此后两个月的反弹也相当凌厉,波段涨幅超过25%(见图2)。不难看出,如果机械式不掺杂其它因素,单纯在见顶七个月之后参与,四次出击的结果是三胜一平,显然胜算不小。

图2:上证指数日线图(2009.06-2014.02)

如果投资者要进一步提高胜率,降低风险的话,在见顶七个月之后,在一个月内分批布局是更稳健的选择。从过去四次的经验来看,见顶七个月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涨幅不会很突出,仍属于波段底部的区域;而一旦遇上2011年从2416点继续下杀的情形,分批布局可以降低持仓成本,比一锤子买入更具成本优势。

具体到目前,从1月29日见顶至今,“七个月”的周期在8月29日已经到期,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空仓、轻仓的投资者逢低布局的良机。除了调整的时间外,这一轮波段跌幅也达到了26%,仅次于2009-2010年超过30%的跌幅。因此,从布局“吃饭行情”的角度来看,目前时间已经到了临界点,空间也已经接近极限值。

当然,股指见底前后,部分个股也可能继续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特别是股价维持高位面临补跌,以及基本面恶化筹码严重松动的品种。因此,笔者建议布局的重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沪深300、上证50为首的低估值指数基金和紧跟外资步伐的MSCI基金,这类品种的波动和股指高度正相关,适合作为抄底的首选。即使被套,在低估值的区域布局,将来解套难度也较小。

第二类则是基本面优秀,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品种。如果指数出现一轮“吃饭行情”,具备高弹性的次新股出现轮番表现的概率较大;另一方面,一些提前见底、基本面优秀的板块,也有可能充当波段反弹的领头羊。从板块指数的角度来看,银行板块指数在7月初就已经提前见底,走出缓慢的上升通道,显然已经有中线资金在布局。因此,高弹性的次新股和低估值的银行股相结合的次新银行股,就属于兼具进攻性和防守性的“攻守平衡”品种。特别是在近期郑州银行、长沙银行即将IPO,银行板块迎来活水,有望成为投资者参与“吃饭行情”的较好选择。有鉴于此,笔者将一些底部成交活跃、股价弹性较好的次新银行股列为观察对象,如成都银行(601838)、吴江银行(603323)、上海银行(601229)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