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报道 - 热门点击 - 正文

华亚智能财务数据混乱 营收数据有虚增嫌疑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华亚智能财务数据混乱 营收数据有虚增嫌疑)

华亚智能报告期内不仅存在采销、成本数据不清问题,且营业收入也有虚增的嫌疑。

苏州华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亚智能”)于近日公告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新股,募资投入到“精密金属结构件扩建项目”和“精密金属制造服务智能化研发中心项目”。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应用于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精密金属构件制造的企业,因对大客户的依赖,华亚智能营业收入在报告期(2015年至2017年)内受大客户订单变化影响明显,相关财务数据勾稽上的不匹配,让人对其营收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生产采购数据混乱

招股书披露,华亚智能在报告期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达到71.81%、62.08%和66.43%,这导致公司营收对大客户存在重大依赖现象,对华亚智能经营带来很大风险,若某一大客户突然出现变化,则很可能会导致公司营收数据明显波动。

事实上,华亚智能的营收确实受到了大客户的影响。其2017年轨道交通领域销售收入较2016年减少2572.84万元,降幅为33.4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下降15.44%,在公布的销售下降两个原因中,首先是2017年国内高铁座椅供应商增加,其次则是大客户上海坦达的市场份额及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向公司采购高铁座椅结构件减少。

当然,大客户依赖问题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公司经营中出现的采销和成本问题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2017年,华亚智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了4250.25万元,占生产总额的27.29%(见表1),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生产采购总额为15574.39万元,考虑到17%税率影响,含税生产采购总额达到了18222.03万元。从财务勾稽角度分析,这需要有相应规模的现金流量及新增应付款项与之匹配。

现金流量表中,公司2017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547.56万元,考虑到2017年年末预付款项还新增了114.29万元,需要在现金流量中扣除,由此可知真实用于采购的现金为10433.27万元。以之与含税采购对比,有7788.76万元未付现的采购需要形成经营性负债,即理论上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报告期内没有应付票据)应该会有7788.76万元的新增。

可事实上,华亚智能2017年年末的应付账款为5223.63万元,其中包含396.80万元的应付资产购置款,将这部分购置款剔除之后,由生产采购而形成的应付账款为4826.83万元,相较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所形成的3220.68万元应付账款,这一年为生产采购而承担的经营性负债只新增了1606.15万元。很显然,这一数值是远远小于理论值的,相差了6182.61万元。就算考虑到截至这年年末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票据金额3594.79万元影响,仍有2597.83万元含税采购不知是用什么来支付的。

不仅如此,2016年的含税采购数据同样存在财务勾稽关系无法匹配的问题。根据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及其占比,可推算出2016年的含税生产采购总额为12357.68万元。同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8496.32万元,在冲抵32.94万元新增的预付款项之后,和应付账款(剔除资产购置款)新增的334.80万元综合核算,合计金额为8798.18万元。以之与含税采购总额对比,两者之间相差了3559.5万元。

华亚智能连续两年的含税生产采购总额都得不到现金流量和应付账款等数据的支持,那么,这“多出来”的采购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营业成本不准确

从生产采购往后推,分析华亚智能招股书披露的材料成本相关数据,《红周刊》记者发现,推导出的结果与生产采购以及存货也是不相符的。

招股书显示,2017年主营业务成本之中包含了11427.70万元的直接材料(见表2)。一般情况下,直接材料主要来源于采购的原材料。2017年,华亚智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了4250.25万元,占生产采购总额的27.29%,由此可合理推算出,这年用于生产的采购总额有15574.39万元。

将生产采购总额与直接材料做比较,不难发现还有4146.69万元的生产采购并没有结转到营业成本之中,这意味着,多出来的采购还在存货之中,体现为存货相关项目的增加。可事实上并非如此,2017年年末的存货账面余额5734.90万元和上一年的余额相比,只增加了2337.69万元,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其中,存货之中的原材料1805.44万元和周转材料51.67万元合计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增加623.64万元,意味着其余3523.05万元的生产采购应该体现为在产品和产成品新增金额所含的材料成本。实际上,在产品与产成品年末余额分别是772.14万元和3105.65万元,合计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增加1714.05万元,如果按直接材料占主营成本的比例64.46%测算,则其中所含的材料成本大概是1104.88万元。综合来看,生产采购总额与营业成本的直接材料的差额中,还有2418.17万元没有体现为存货的增加。

同样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华亚智能2016年的营业成本也是不太可信的。根据2016年华亚智能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其占生产采购总额的比例,可测算出这年的生产采购总额有10562.12万元。将其和主营成本的直接材料8814.38万元做对比,可合理测算出存货由此而应该至少增加1747.74万元才对。

可奇怪的是,2016年存货账面余额3397.21万元和上一年余额3632.28万元相比,不但没增加,反而还减少了235.07万元。其中,原材料和周转材料合计比上一年增加59.60万元,而在产品和产成品比上一年减少294.67万元,若按直接材料占主营成本的比例62.07%测算,则减少额中包含了182.90万元的材料成本。由此,生产采购总额与成本的差额之中,还有1871.04万元并未体现在存货之中。

综合上述,报告期内连续两年生产采购与成本间出现大额的差异,这意味着,招股书所披露的采购、存货、成本等方面的数据都有可能是不真实的。

营业收入有虚增嫌疑

前文分析,华亚智能生产采购、成本与存货的相关数据比较混乱,出现大额不符,在受大客户影响而出现收入波动情况下,从财务勾稽角度看,其营业收入数据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了。

以2017年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当年公司营收为29477.10万元(见表3),其中内销收入占比为66.73%,而内销部分还有17%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由此推算出这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32821.01万元。同年公司应销售收到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671.97万元,剔除预收款项减少的3.2万元影响,实际销售收到的现金流量为23675.17万元,以之与含税营收对比,可发现有9145.85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没有收到现金,理论上应当形成了相应金额的经营性债权。

可事实上,在资产负债表中,2017年年末的应收账款有9648.48万元、应收票据有400万元,此外,这年的坏账准备合计有569.84万元,这三项合计金额跟上一年相同项目的金额相比,只新增了1078.23万元。很显然,该金额与理论债权相比,仍相差了8067.61万元,即有8067.61万元含税收入并没有获得现金流通和应收款项新增数据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并没有具体披露应收票据的背书和贴现情况,只是提到了2017年已背书或贴现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票据3594.79万元,如果冲抵这部分金额的影响,则仍有4472.82万元的含税收入得不到相关数据的支持。

同样方法去分析2016年营业收入数据,发现有类似问题存在。2016年23464.23万元营收中有77.53%是内销收入,核算内销的增值税之后,这一年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26556.84万元。

同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对冲预收款项减少额之后,与销售相关的现金流量为21289.54万元,而新增债权,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坏账准备的合计新增金额也仅为463.20万元,两者合计后的21752.74万元与含税营业收入26556.84万元相比,仍有4804.10万元的含税收入没有获得现金流和相应新增债权数据支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