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闲置资金买理财 避免脱实向虚要规范

来源:证券时报 2017-08-18 04: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庞大闲置资金买理财 避免脱实向虚要规范)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郭淑怡

方大炭素拟巨额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公司大股东方大集团以99.8%的高比例反对票否决购买收尾。否决意见为:“对于委托理财政策的制定,要坚持稳健、审慎的原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决策,科学制定委托理财的额度,金额不宜过大。”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可知,截至8月16日,有超过86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涉及金额达6298.5亿元(含滚动使用)。亦因此最近市场对于巨额认购、频繁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给以极大的关注。

而关于购买资金来源,舆论多认为来自IPO和增发募集的资金,此外还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自有资金。闲置募资多源于各种原因而被减少、变更甚至终止的募投项目,这也导致已到位的募资进入闲置状态。这也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产生理财的需求。新华社报道援引从业人员评论表示:(公司闲置资金)相对于趴在账上吃银行利息,投资理财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此外,不少理财产品收益甚至比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还高。据中葡股份年报可知,2016年中葡股份实现净利润0.13亿元,而其理财收益却达到了0.56亿元,这可表明理财收益对中葡股份达到了一定的贡献。

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这一潮流,实际上有大部分舆论向好。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就有某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在金融市场流动性趋紧期间,在合理的、不影响相关项目的前提下适时理财。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不错,募投项目的开展也有缓冲期,我们是希望暂时闲置募资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另有投行人士表示:“理财并非禁地,而且募投项目的规划与实际操作确实可能存在一定的‘断层’,衔接上出现问题实属难免。”。现金管理作为一种合理手段是上市公司灵活经营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依靠理财获益,甚至成为业绩支柱,那么作为立业之本的主营业务可能会存在停滞不前的风险。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如今理财资金的规模日益庞大,钱进入理财产品通道后是否会再分级渗入风险因素犹未可知。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不少,不过,有投资者表示困惑,为何有部分公司却存在一边使用大额资金购买理财,另一方面又因需要投资其他项目从而再向市场募集资金的行为。曾因未及时披露巨额购买理财产品而遭到证监局处罚的知名游戏上市公司恺英网络则疑似存在上诉令投资者感到疑惑的行为。2016年恺英网络年收入为27亿元,却将16亿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在公司借壳上市后的投资项目却不少,而其理财和投资行为的不确定性亦令投资者感到担忧。

有业内人士通过新华网报道表示,称:在大笔资金闲置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情况下,再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存在规避“上市公司募资不得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嫌疑。报道另有引述私募从业人员的评论,称“公司巨额上市公司买的理财产品越多,其实心理是要让外界觉得其不缺钱,然后更方便开展日后的业务”。还有舆论认为:“部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会选择给予上市公司或其关联方贷款或授信的银行。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尤其是信托及资管计划,以及通过多层嵌套参与到合作伙伴的资本运作,这类资金流向二级市场并不在少数”。

对上市公司而言,利用闲置募资购买理财产品,有效提升资金利用率。但对投资者而言确充满不确定因素风险,再且,频繁的再融资手段亦不排除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普通股东权益的可能。对于市场而言,这些巨额的闲置资金或可能以更隐蔽的渠道投向其他投资项目,将可能在某程度上加剧市场“脱实向虚”的风险。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认为:关于存在“脱实向虚”风险,是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其中之一的重要主体而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好这部分巨额闲置资金,并逐渐引导回实体经济。同时,对于如此庞大的资金群,亦需要市场规范和引导以避免出现不良行为和不良影响,如:闲置资金充足但热衷钻空子再融资募资的上市公司,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规范其再融资行为的次数;此外亦须多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等行为,有利于降低市场进一步“脱实向虚”风险,尽可能减少市场中的利益输送问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方大集团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