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关下IPO申报平稳有序 市场良性运行机制显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7-05-19 10:1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严把关下IPO申报平稳有序 市场良性运行机制显现)

IPO审核全流程“严把关”的态势在持续。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通过发行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包括终止审查和否决两种情形)接近三成,远高于发审会单环节的否决率,实际审结的通过率约为72.95%。

监管“严把关”之下,积极现象出现,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的审慎意识开始增强。接近证监会的人士称,今年以来,证监会新受理拟IPO企业64家,申报平稳有序,年报披露期后并未出现集中申报、蜂拥而至的现象,这是市场良性运行机制的一个表现。尤其是证监会加大了对“看门人”问责处罚力度后,相较于速度和数量,相关中介机构更重视执业质量和品牌声誉。

全流程全环节质控严防“病从口入”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12日,今年共审结首发企业244家,核准178家,否决22家,主动撤回44家。据此统计,今年以来审结通过率约为72.95%,未通过率为27.05%。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介绍,主动撤回的44家企业情况不一,如安排现场检查的过程中,有11家企业申请撤回;在初审环节,初审会指出企业存在问题后,有6家企业主动申请撤回材料。

申请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因素,导致业绩下滑显著,这个情况占多数;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方面存在问题,有些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调整、会计工具的变化来粉饰业绩;另有一些企业自身面临诉讼等个案风险,也有企业涉及战略调整或股权调整。

其实,严把发审关口,严防“病从口入”,并非今年新事,而是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贯彻的精神。

权威数据显示,2016年6月以来,已有共计106家企业撤回IPO申请并终止审查,且部分企业是在现场检查和初审会提出问题后主动撤回,通过审核机制产生的实际否决率远高于发审会否决率。

由此也可以看出,证监会对发行审核的质量把控,不仅体现在发审会这一个环节,而是全流程、全环节的。

上述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在控制审核质量方面,证监会有很多举措,比如企业申报之后,通过抽签机制进行执业情况检查;再比如在审核的各个环节,对发现有问题的企业、存在风险较大的企业或者需要澄清问题的企业,动员全系统力量安排现场检查。

据了解,证监会在审核首发企业时,有两个着力关注点:其一,防止欺诈发行和虚假披露,通过落实举报、媒体质疑以及现场检查等手段,防范该类企业上市;其二,防范业绩操纵行为,证监会最近关注到一些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或者调整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或者通过人为压低相关费用(比如员工薪酬水平、广告费等企业必要支出)等行为粉饰业绩,这是证监会关注的重点。

良性机制显现

“看门人”更重视质量和声誉

监管“严把关”之下,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市场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加强了审慎意识,在申报环节,不再贸然往前冲了。

据不完全统计,一般4月份年报披露期后是IPO申报的高峰期,但是今年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所谓的集中申报、蜂拥而至的现象。今年以来,证监会新受理的拟IPO企业有64家,申报平稳有序。

上述人士分析,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申请IPO的企业、中介机构更加重视申报质量,不再贸然介入,排队“挂号占坑”;其二,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可预期性增强,企业不用起早摸黑来排队。

“这是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说明审核质量的把控,不再仅仅是监管的事情,发行人、中介也开始重视了。”上述人士称,尤其是证监会加大了对“看门人”的问责处罚力度后,相关中介机构更重视执业质量和品牌声誉。

一直以来,证监会鼓励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机构担负起提高申报质量的职责。如果中介机构发现保荐企业发生不符合发行条件的事项,证监会鼓励其主动撤回,这样有助于节省审核资源、降低社会成本。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还向记者介绍,在发行审核常态化后,目前审核周期基本在一年左右,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在提升。

而资本市场不仅包括A股市场。这位人士指出,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同投融资渠道,各取所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当然,这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融资手段方式多样化、退出机制完善等制度安排。证监会也正在不断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权威数据说话

新上市企业业绩好于A股平均水平

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之后,有观点提出,一季报数据显示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了。然而,这个观点并不能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

截至5月5日,今年新上市企业182家,根据最新公布的一季报,这些新上市公司业绩(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体好于A股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权威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中业绩增长的有134家,占比73.63%;业绩持平的有24家,占比13.19%;业绩出现下滑的有24家,占比13.19%。

而同期A股3214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是,一季度业绩增长的有2085家,占比64.87%;业绩持平的有238家,占比7.41%;业绩出现下滑的有891家,占比27.72%。

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企业能否上市,是从是否符合上市条件、信息披露是否合规等角度进行审核,监管者并不对企业业绩进行担保。上市公司遍及各行各业,受宏观经济影响,部分公司业绩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现象。

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新股发行常态化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在今年一季报出现亏损的有23家,占比8.39%。

对于这种现象,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行业因素,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开工不足,施工类企业受此影响程度较大;其二,地域因素,有些地区一季度基本不能开工,这些地区的企业效益就体现不出来。

例如,一季报亏损金额较大的思特齐、尚品宅配、贝肯能源等公司,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客户通常在四季度对应用软件进行集中验收、家具行业一季度为销售淡季,以及新疆一季度气温较低通常在三、四月份才能开工。

由此可以看出,一季报受季节性、地区性因素影响较大,参考价值有限,看到一季度业绩数据波动就断言新上市企业业绩“变脸”的做法是片面的。

此外,该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还表示,一季度业绩出现波动的公司中,也有个别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业绩下滑更为明显,且没有合理原因,对此,证监会将持续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贝肯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